|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 c% z5 S* H+ p# ]
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E2 B' o$ D c4 V
二、要落实三个基本理念' N$ ?' Z" D" ]
1、“学生主体”的理念;
' M0 a, k8 Y% k1 W/ J& V2、“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 U& b2 \. {+ T3、“全面发展”的理念。) T* @. ?7 \/ o& W! i) T" r
三、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基本要求
5 o4 o2 V5 |- \1 p4 t% H6 Y1、课堂教学模式要遵循“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要求。可实行“预习、展示、反馈”的三课型单元教学模式;也可实行“预习、展示、反馈”的三层次课时教学模式,教师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 Y: T9 `/ O* ]1 D4 n/ I5 Z" ]
2、在教学方式上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把传统接受式教学进一步继承,为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努力进行自主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改革,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n1 l; c/ c8 J8 ^/ }
四、课堂教学操作的基本要求
- ?4 V6 }1 m' n5 z4 S X- Q* W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X6 `# J) ^& n2 ~3 G5 s" N8 z
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5 i) z3 D$ O; B2 E2 | n- O# ^
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2 d* V4 Y: t. B. |3 M
4、实现“三会”——会学、学会、会用
$ t% f) `% R) V0 J; Q) F* ?- P5、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 A8 j m$ E' [0 J五、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0 n! w0 m" k( m1、由评老师的讲解精彩变为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 R1 X% H& E- W3 w, U( r2、由评课堂表面气氛的活跃变为评学生是否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 h1 F8 U8 B1 ~8 H3、由评学生被动回答问题的多少变为评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多少;
9 p5 H. I4 E# l, h+ b4、由评教师的基本功变为评学生课堂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展现;* Z8 `: _1 K3 z/ T8 ?. v
5、由评当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变为评学生当堂内容的掌握情况。8 S# U* ?0 i# g5 Y
六、加强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调控力度6 h, J6 {& y% \0 |7 R) x
1、加强各班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力度——发挥每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 J( _1 d7 |8 x+ n3 n5 T- |* r) b2、加强课堂教师讲课时间的调控力度——每节课要少讲,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不理解的知识、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知识、讲学习的方法规律与技巧;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学探究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1 I5 g& D' u8 a v- r
3、加强学生练习方式的调控力度——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次练习,培养学习兴趣;
* N- o3 [+ D, Z- }+ x8 H( R" }6 P t4、加强学生课堂学习管理的调控力度——让学生每堂课都要做到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真正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之中;2 K" Z2 D! S( g+ ?7 B$ e% o) K8 W/ h
5、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检测调控力度——通过检测让学生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考试的能力。
x5 V% n' L9 ]: Z7 g杜朗口中学的教改之路,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们深深的启迪。一个学校要想全面、健康的发展,要从以下方面着眼:9 k! O2 x+ v1 {) u
(一)脚踏实地、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校长是引领学校教学改革破冰启航的舵手
' P5 p- J1 h' X7 N& I(二)团结务实、积极探索、率先垂范的领导班子是带动教学改革永往直前的火车头% s+ l7 \- M! `( T. H
(三)依法治校、理念先进、实用高效的措施和制度是学校顺利发展的保障& U9 Y5 D+ c# u: J y* }8 A h2 f
(四)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民主平等、乐观自信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8 |+ P0 A: w9 @; F) f1 k
(五)挖掘潜能、培养勇气、张扬个性、奠定信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 p0 a8 |. Z8 f8 x2 F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总结与借鉴。为什么地处农村教育欠发达的薄弱地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绩?这里面有没有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因素?正如一位教师在参观考察完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后写下的这段文字,更能引人深思:“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学校,尤其是学生基础较薄弱的学校要想彻底变化究竟靠什么?当然,加强管理是必要的,适当的加班加点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认为这些只能起到量的变化,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所面临的处境。因为所有的学校都在加强管理,所有的学校都在加班加点。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给我们做出了榜样。那就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而且,我认为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不仅适用于初中教学、也完全适用于高中教学。因为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要大大强于初中学生。我希望有志于教学改革的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杜郎口中学的校改经验,彻底解放思想,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加以完善。” `- G# ? M8 s9 g# ~
结合我县实际,一些学校基础薄弱,师资力量薄弱、生源基础不好,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不愿学、不会学,厌学、辍学现象普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高,这样的学校能否进行改革?我认为杜朗口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他们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机会,因为他们解决了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 n/ E. b- K E1 j7 B" l7 J8 f) F
一是解决了基础薄弱学校能否生存的问题;# E" g( W$ Y0 F- L2 X! A1 m
二是解决了师资弱生源差能否改革的问题;- W4 R, ^, q" v& r0 ]
三是解决了为什么学生厌学、辍学的问题;
- ^& l7 e! o' B# l$ B: ?四是解决了如何让学生乐学、善学的问题;
" R+ C3 A# G3 k$ ~2 j五是解决了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的问题。
) o) U+ S V$ q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并坚持不懈,我们的课堂也一定会精彩,我们的质量也一定会提升。
: H+ [+ y3 z% D s r6 m 7 v5 b+ j1 y! Y% n8 ~/ r*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