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3766|回复: 0

浙江省小学英语教学建议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1-3-17 14: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一、教学准备
& g9 R/ X  |4 W+ I# W6 c/ y第1条5 c  v3 ]0 x' m, c1 J, y9 J2 f
学习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除重点掌握任教年级教材外,还应熟悉小学其它年级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英语基础,制订学期授课计划。
. \) X1 P, P4 Q! A% e, _
第2条
! c. a6 h4 ~8 S% K认真钻研教材,明确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注意单元间知识点的互相衔接与渗透、教学内容的滚动和复现;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使用教材,可对多种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 {$ t- C/ g2 t* `3 L6 I第3条
6 ?/ S. P3 }& i- T9 ^3 Z3 W% Q个人备课或集体备课,应分析学生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备课时认真参阅相关教学参考书,关注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实践过程和语言能力形成的体验过程。
! T8 U  [' }9 Q
第4条, w5 S9 A. ?- g  V- C1 ?) D7 s
做到一课时一教案。教案设计要确定本课时目标要求、重难点分析、媒体准备、教学过程(要体现学生活动的内容)、板书设计和活动作业。教学目标设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教学设计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效运用听做、说唱、玩演、视听、读写等教学手段。

( u6 ]% W1 V6 k4 k' d第5条" k6 }. i+ d! M/ A- J
在书面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对要呈现的说唱、表演、视听、读写等作品提前进行聆听和实战演练,尤其应多听读模仿教学录音,自身正音,尽可能呈现给学生标准的语音语调,使教学具有丁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 N' n% R& f' x3 \7 P二、课堂教学
6 B* F- F5 f  O4 r" S第6条. G" t1 T- ^) @9 v2 ]
课堂是小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发展实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习活动,养成学生敢于开口、乐于表演的良好习惯;善于观察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
; V2 C2 r$ a$ H7 q$ A, C
第7条
: y4 k2 x& \, z: {5 e0 I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和任务。活动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活动设计应遵循目标明确,体现梯度,操作简便的原则;活动示范要到位,让学生明白活动的步骤与过程,活动参与面要广;活动成果应有具体展示,对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表现应进行及时反馈。

- I& X* v! ~2 U/ I% b& z第8条
: t& H: |  ~) B  d& t0 p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教学需要,有效利用实物、图卡、简笔画、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手段,以及师生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特定情景下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做事的能力;避免情景创设过分豪华复杂,忽视语言运用的现象。
! }) H# L( e" K' J  f4 g  H; S
第9条1 |/ j4 G4 l* ^* C) j: e2 G
小学英语从“听”起步,听是说的前提。小学生语言敏感性强,乐于模仿,教师应培养学生静心听示范发音、先听模仿再说实践等良好的听说习惯,使学生充分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特点;无论是语音还是词汇教学,对话还是课文教学,都要先听后说,以听带说,在培养听说能力的同时,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

; i+ H% Z9 p4 a) L2 Y第10条- ]8 V% u! |8 ]1 q1 M% o; @
明确视听教学要求,保证学生视听时间平均每周20—25分钟,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使学生能看懂程度相当的英文动画片和英语节目。要尽可能选用纯正地道、原汁原味、体现英语文化特色的视听材料,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量,发挥视听媒体对小学生良好的语音语感形成的积极作用。
. m9 T) Z/ z0 _! P+ X: k- f
第11条! p2 n: ]' d  W, b
英语朗读和背诵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也有助于学生听、说、写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示范朗读十分关键,教师应注重精选录音材料,选择标准的范读和领读。提倡学生在听模仿的基础上,自由读,有感情地朗读和诵读。避免集体朗读拖音明显,节奏较差,语速偏慢等现象。2 S3 _7 o. e, V& e% N
2 \2 H7 \6 f  r
第12条5 l; S9 W/ q5 v- d5 t# d
重视英语书写和初步写作能力的训练。通过抄写、默写、听写,句子改写、说后写、短文仿写等方式培养学生写的能力。教师要规范板书,注意大小写笔顺、笔画和标点符号的示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帮助学生学习和欣赏英文的手写印刷体、意大利直体或圆体等。

/ d2 L5 [1 X; u% Q第13条
7 R9 B5 T6 ], b5 P, m6 {$ h教学中应以主要的语言点为主干,积极带动旧知,注意知识的滚动运用,通过铺设关键词、关键句的方式,搭建语言“脚手架”,帮助学生明确语言框架,达成语言运用;对新的语言材料提倡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避免过多的语法讲解。通过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语法规则,为形成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奠定基础。
! \1 \! y! F! H8 \8 j4 k) M) t5 x
第14条
% z& x+ C; ?( P& H' B1 Y8 U* X( q在日常教学中坚持语音教学的渗透,使学生了解、掌握一般发音规律,提高认读、拼读能力。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英汉词典”等工具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 e2 q- X% ~第15条
6 X: c+ Q/ _  v& B$ f; f3 h6 s3 R1 \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注意组与组之间、组中成员之间的合理分工,教师要合理调控时间,并在组间巡回指导,避免小组活动时学生不参与,或只有个别学生参与的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述、认真倾听等良好的合作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发展的机会。
% C  I0 J- s9 I' y
第16条. k- C1 T6 b/ ~* q) ^2 h9 Q
课堂组织要尽可能运用英语,必要时运用母语,Speak Englishmmuchaspossible ButdOspeak Chinesewhen“is necessary。教学指令和语言组织要简洁明了,动作示范要准确到位;力求发音正确,口齿清楚,教态自然。

4 v1 t4 b) V+ x0 U- x1 _第17条! B: w6 j1 {, ^5 N) x! ^5 ^* d2 ^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回答,应给予客观的评价,不要重复学生的语音或语法错误,选择恰当的语气和方法进行纠正,给予真诚和正确的反馈;应给予弱势学生表现的机会,宜采用激励性评价,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7 l$ r7 h8 Z) z" d, s第18条
1 b7 b, D  n* Y* }( R9 o/ X; ?4 E每堂课的最后应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整理、巩固与反思,尤其应注意听、说作业的指导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对有潜能的学生提出适当的拓展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 F, b' O+ \) {' ]9 G
三、作业与评价
; X2 m* i, w7 \8 Z' d* Q4 g第19条
. T; g1 L/ ~+ N) t. W1 E精心选、编作业,题量适当。针对学生的学情分层布置,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批改、反馈应及时,可适当结合面批,做到表扬鼓励和严格要求相给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5 M" q. A+ l0 K( g6 j. b; S  E, c
第20条* O' N6 v" `' m3 f, l/ L, b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应采用口头与书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三、四年级课外作业以磁带跟读、听说模仿、课文背诵、录音作业为主,五、六年级在听说朗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读写练习和美文诵读。
4 z0 l( @3 ?. ^9 m; F
第21条
+ j# l2 `5 k3 _$ e# s- P0 V* j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倡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作为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主要依据。

5 o: J) g; ], a第22条
& Z( B# Y- i( D4 l8 R小学英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教师可采用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同伴评价、学习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

  v5 z/ t2 t, K2 ]4 R  [& t: \( m第23条
1 D* v, L1 c0 A* @$ I1 q8 l提倡行为表现评价,可以采用对话创编、课本剧表演、故事创编、情感朗读、歌曲演唱和书面成果展示等形式;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并做出适当评价,
  H0 ^5 o% I/ v% \5 f$ I同时引导学生对同伴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等。表现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 W9 ?7 _; U8 T: S1 _第24条! h. j7 l8 s6 j# |
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对话交流、课文朗读、学生表演和创编等方式,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笔试主要考查听、读技能和书写规范。建议口试、听力部分占试卷总分的60%。注意控制试卷难度,使85%以上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
9 C; J( n, J+ Y# F/ |
第25条
* b$ _6 K  r9 R, Z" G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不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或选拔的依据。
) y, c. O( n" g- p1 Y1 P
第26条
/ O) F: L# [% M2 G5 B以市、县(市、区)实施的区域性评价要以质量监控和抽样分析为主,监测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 N! m8 @# J( p8 c; E目的应有利于推进课堂教学符合课程目标要求,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 x) Q% P' m' {9 G; o, R" F! Q& T
四、课外资源" o$ Q6 @  S0 j  X, n3 W
第27条7 c( U0 Q9 _( o* Y8 v$ o" K
要积极利用学校宣传橱窗、教室墙壁及黑板报等设施创设英语氛围;利用校园音像资源,网络信息,为学生定时播放原汁原味、形式多样的视听内容;根据学生的水平精选经典美文帮助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视听、课外阅读,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 Z# ?- m8 Z: u  f8 W* t* Q5 N第28条* p4 x. t! v6 b: {1 c# n
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可在校内为学生定期举办英语节;以英语社团为组织开展英语歌曲、儿歌、讲故事、演讲、英语短剧等选修课;定期举办英语沙龙、英语角、英语墙报、英语小报展示等活动。

. y- Y% e* `( x, |; G第29条
1 m( T" c' ~  D& v- A密切家校联系,帮助家长了解英语学习的目的、要求、方法、进程和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创设家庭英语学习的氛围,如通过每天定时播放原汁原味的录音或音像材料,帮助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

% w0 u. M' o. m" N/ M第30条
1 Y( [: z  e7 x; `% h+ ]' c( S教师应加强英语口语、说唱表演、书写、简笔画、课件制作、教具设计等基本功的学习和修炼;注意教学媒体资料的收集、开发和保管,重视资源共享,提高媒体使用的效益。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5-8-1 19:2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