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英语工作室

 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35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2108|回复: 0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初探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3

admin 发表于 2011-3-21 11: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中文实名)

x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南山实验学校荔林中学部 徐承辉)

6 ?2 D# I  y. W% X【前言】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在新课改注重英语课堂的语言在情景交际中的实际运用的条件下,它更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们合作进行讨论、发言、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语言的操练。更好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精髓,并在实践中不断的予以完善,对适应新时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十分重要。
' _4 S; F/ R: c+ [' s 9 Q8 ~7 R7 k3 _3 S$ c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3 ]7 M! f9 G) H! T7 R# v合作学习是目前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研究性学习中以小组合作为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于上世纪70年代年兴起于美国,80年代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90年代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提出了“合作教学论”, 他们将合作学习表述为:“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 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 ~( ?: G$ e/ K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以他们小组的表现为依据获得奖励和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其他提法也多种多样, 如小组学习、合作小组等,虽然提法各不相同,但实际意思大体相近。& q4 x7 a. c; O5 q) i1 ?* v# ~
美国合作学习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具体而言,合作学习就是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的一种集体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在3-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对"作为课堂教学技术"的小组合作的突破和拓展。0 O* s7 r' L' ^9 ?: h  I1 V

; |  G+ l& L2 o+ B0 q# w* R* m二、中学英语课堂的现状: E9 F6 C  ]4 x0 N' `- W
在中国,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是基础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班级众多的人数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英语学习需要大量语言实践活动的机会,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提高。实际教学中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得到锻炼,可怜的分数和蹩脚的口语使很多“学困生”逐渐丧失信心,在英语课上,相对于那些尽情展示的学优生,沉默似乎成为他们的避难所。
) v/ r( v2 {7 H0 p8 W* Z我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过去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地开展各种较为切实的语言教学活动,同步的课堂教学节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使不少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因此,我根据所任班级的特点逐步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尽量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成为主要的课堂形式。由于学生之间共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学习经验和思想情感等因素,小组合作的方式易于他们传递和接受信息,易于激励他们的参与意识,从而增加了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调动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
, d9 Y" K/ [2 b9 S* \2 o在我所听过的许多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常规课上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进行着形式多样地分组活动,pair-work, group-work也成了英语课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学生们时而讨论、时而发言、时而辩论、时而表演、时而欢歌,确实轰轰烈烈。然而在我设计实践的过程当中,我逐渐发现热闹的气氛之下学生们思维参与面却并不广,有形式化之嫌;小组间学生发展不平衡、学优生与学困生交流时位置不对等、有两极分化的危险倾向、分组的一成不变相对于变化的学习内容、缺乏灵活的应变机制、显得比较模式化。因此,如何更加科学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是我一直努力探索和学习的方向。在经过两年多独自摸索之后,上学期在我校正式申报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的研究项目之后,有了更详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的借鉴,我更加全面的将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内外推行起来。
' n% ]! Q4 y1 s0 w2 D0 }
. b1 a3 L1 v; J# ~! x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T* y7 f6 j( l; c/ v0 }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步骤2 k6 E6 j8 \% `  ^1 a9 _1 [+ g0 w
Step1.班级分组
6 D6 g; D* `" h( X在有些班级里,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并将座位拼在一起,学生绕桌而坐,但是实践中发现此法容易导致一些负面的作用,如:教室显得空间更小、部分学生视线角度不佳、学生做笔记比较困难,小组讨论时易走神、讲话等。因此,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和教师们讨论决定,继续保持传统的分四大组面向黑板排列座位的形式,然后结合学生成绩情况、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性别比例等综合情况调整座位,分成若干个独立但又有机联系的学习小组。以我任教的两个班级为例,七(二)班被分成9个四人小组和1个三人小组,七(四)班被分成8个四人小组和1个六人小组。有的班主任让学生给自己小组取一个简单明了但富有创意的组名并制作摆在课桌上的卡片,也有的班级创作了小组之歌或小组口号,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6 b, X: y( K/ _4 J
Step2.组内编号! F( T$ e8 v$ r7 A3 k" d/ \
组内编号能很好的帮助组织教学活动,目前组内编号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由高至低编号;第二种,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按照座位自然编号,比如从左至右、从前至后编号。两者各有千秋,第一种方法,学生的情况从号码上反映出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分配学习任务和提问,在对号批改作业、测评等方面比较容易操作。但是,第一种方法等级感太强,容易使部分较敏感的学生产生挫败感,小组活动时容易出现学优生“包干”和学困生“坐等”的情况,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第二种方法则避免了上述情况,不过在教学时需要教师提前精心设计,操作过程中更要留心观察,随时根据课堂的发展动向予以适时的调整,另外,较难做到对号批改作业和测评。
3 O$ g! _& s, n0 ^. eStep3.分配任务
; G8 Q. q* t0 k/ j6 y; O强调Task-based的课堂以任务为基础,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学习内容更加明确。适合小组合作完成,尤其在口语课上更加适用,通过不同任务的环节衔接,学生可以循序渐进的获得提高。- n8 S! `% @2 `7 ^# V2 Q' f7 m/ R/ d
Step4.语言输入
/ i. H2 H) y: D! Y* \  P5 KInput语言知识)的输入在语言类课堂上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切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发展,我改变单纯由教师输入的形式,更多的运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更直观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获取信息,总结语法规律。
. C$ t/ d* o1 s% J1 g% L; Z  XStep5.语言输出
* w2 V/ r7 I( G& ]' WOutput(语言输出)在整个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所占比重反映了教师是否将课堂更多地还给学生,这个环节应当包括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争论、质疑以及最后代表小组发言等步骤,此环节中,教师更多地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出现,当学生碰到问题,或者出现错误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正。5 P/ N7 P4 `  o# ^# E
Step6.教师评价3 F* e! T+ l5 P6 _
Evaluation (评价)是课堂教学尤为重要的一环,操作得当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动力和激情,操作不当很有可能让学生丧失兴趣。关于这一点,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更直观,更多样化的评价和激励方式比较适合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以我的课堂为例,通过学生在遵守课堂纪律、组织和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指导“学困生”等多个方面予以加减分,在黑板上用彩色小磁铁对每堂课的各小组得分情况进行直观展示,并总结各组所得总分,每周对各组进行星级评定来进行表彰,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7 R/ i( |1 Q- Z6 H(二)小组合作学习在不同课型中的运用
/ R7 n3 f, r+ s6 s" u以上教社初中英语牛津深圳版7B第一单元 Chapter 1 Travel为例,。为了方便区别,我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情况将将整单元分为以下几个课型,
- `' z0 d  [' s) z
1. Vocabulary
/ b% T: R' w& h1 J; u3 u2. Reading
" U1 Z% o7 c- p0 l* T3. Language
: k; A3 v) X( [# @6 @! }0 I4. Speaking
5 o! F% m. _% S- k' @& y, ~. G/ e; X5. Writing$ C9 t7 x, a8 G; g# q
6. Listening8 r$ W+ R( {5 X* R# x4 l
7. Exercise
* g; ]! w1 F3 S: r/ N# j8 J4 C
* x' U: d4 W% T+ m, S% {' B
词汇课
阅读课
语法课
口语课
写作课
听力课
练习课

  I8 i* W/ `" z

  x1 V1 y% z& l
2 s: [# d+ V! c; ]( B: C + e& n& W6 k4 }. E
3 o1 m4 l9 i4 t

# G2 w4 y/ E; T! m : L/ J& [# J$ L

8 B4 H& f  }9 E: ]* w2 Q3 \6 I
8 L, n8 y7 Y3 @( M" XMore practice部分暂不列其中,选择其中部分课型分叙如下:1 @6 T+ l: @5 D6 n
1.Vocabulary词汇课
! j- i3 O9 `/ D. R  }  H- z如何处理每个单元的新词和短语一直是英语老师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单纯的带读、讲解、背诵似乎过于程式化,略显枯燥。现在我的做法是,在每个单元开始的前两个早读处理单词,首先,将所学单词分成五词一组的若干单词组——然后,播放录音或由我带读,让学生跟读第一组单词(约2分钟)——之后各小组组织复习巩固第一组单词,务必使小组成员都能掌握读音和意义(约2分钟)——随机抽查一个小组朗读第一组单词(约1分钟)——带读第二组单词——各小组复习巩固第一、二组单词——随机抽查一个小组朗读第一、二组单词——如此往下循环重复,一个早读20分钟下来,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4520个左右的单词。此法提高了单个单词的识记评率,先出现的单词识记的次数较多,后出现的单词识记次数相对较少但间隔时间较短,识记的效果明显提高,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背单词时背了新词忘记旧词的老问题。在我采取这种方式的头两个星期内,学生单词听写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及格率、优秀率以及平均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另外,抽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我采用的方式就有齐读、轮流读、轮流拼读等形式,由于每一个人的发挥都关系到小组的加减分,小组内互助成为了一种自发行为。
. }2 E" i6 A+ J2 t4 }' b9 U6 ~$ d1 A2.Reading
; @  f9 f0 o* [+ e9 L% _阅读课( y( i5 A, R: \- C
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分组讨论是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围绕阅读文章可以让学生讨论的话题有很多,教材中每单元Reading部分最开始的A what do you know about…?B Look and think部分提出的问题都很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们展开讨论,以本单元为例,Reading的A部分中,第一题辨认法国国旗相对容易,此外的第二题涉及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知识,第三题讨论法国盛行的体育运动以及第四题让学生选择法国出产的饮料,都考察到了学生们的综合知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是不错的讨论话题。
) N7 h- M$ F% _8 ^! Q% v对于文章大意和语言点的处理,我也是交给各小组完成。对于难度较小的文章,文章大意的理解在小组讨论中就可以解决掉。那么我需要做的就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会事先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在学生小组学习结束后予以测试。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在各小组间穿梭的教师就要发挥作用了。对于枯躁乏味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我则让各组推选代表轮流上讲台“授课”当“小老师”。当然他们可以使用我事先制作好的课件,然后由全体学生评价哪个“小老师”讲得最生动、最清楚,哪个“小老师”还需要提高。当学生们在活跃的气氛中讨论完之后,加上老师适时的予以补充和指正,一篇文章不知不觉就被消化掉了。
% w( d4 Y% e% N' H8 ~& t7 Y3.Language1 ^% q$ z: H3 a
语法课9 R% c( e8 O5 u# F- F3 f, b

9 g  [3 m, T; J
语法课和阅读课的处理方法大致相同,由于语法部分的练习较多,练习册中更专门增加了各单元的专项语法练习题,课堂练习和讲评练习的组织在之后的练习课中我会谈到。
7 A# ]0 M8 Z) X8 {6 g1 g) V% N8 \4.Speaking: I. I  u! w* \$ n: P8 }2 w- [
口语课
2 [, `: ^( [. K( h以本单元为例Asking for and giving directions是一个非常适合展开活动的话题,除了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地图和情景之外,我还给学生们补充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一些问路和指路的常用语。我绘制了一幅地图,其中有十余栋建筑,包括地铁站、宾馆、酒店、警察局、邮局、学校、医院、海滩、公用洗手间、商厦等等,还有六条穿插其中的大道、马路和街道,甚至标出了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公园的绿化带等等,每组学生们拿到一张地图,非常兴奋。
3 i0 S6 N  D, \, s1 p! c$ [  C/ |/ x
我给他们设置了三项任务,(1)、根据老师的指示,各组在地图上依次找出The Grand Garden Hotel, The beach, the Seafood Resturant三处建筑,画出路线并标上名字。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进一步熟悉了相关用语的使用。4 o- B5 l4 R" D, Q  s4 e
7 o* G  i" Q$ q) s( u5 e! M

0 }' {+ M0 s' s6 D, t, Q! [* h, V5 F# g, \  ^& \* R( B) Q4 z
(2)学生描述线路,这个环节任务比较简单,再次熟悉相关用语8 B& C' {$ n2 C# Y# f

% y: I1 a7 j. f. u' f(3)拓展训练,如下图,每组学生分得一个目的地,各组学生讨论从起点到各自目的地的线路,讨论时间结束后,各组轮流发言,其他组同学在发言组的指示下找到发言组负责的目的地,当全部小组发言完毕后,各小组应在地图上标出全部的目的地并画出正确的线路。这个环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发言组是否清楚描述出线路,小组准确画出了多少目的地和线路。
# D& r4 M+ F. \9 o
) j. q6 E5 G6 x& ^8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各组员再次描述到各个目的地的线路,学优生对学困生予以一定的辅导。; k0 u8 V$ N  {1 L0 a( Q
5.Writing  n% \- n  p' Y5 O' }: ?* _' b0 u
写作课( I+ c& @* |& h
在本单元中、在学生阅读完课文Writing的A部分后,我提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组织讨论:1.When people go abroad on holidays, they send postcards instead of letters to their friends, why?让小组组织讨论明信片和信件的不同2.How to write a postcard?让小组组织讨论如何正确书写一张明信片。由学生通过讨论呈现出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否决任何一个观点,鼓励他们更积极的发言;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的范例和练习熟悉明信片的写作要点和方法;最后,布置小组作业,每组以教师为收信人自己选择一个目的地,手工制作一张明信片并进行评比。
9 F, y1 U- ^' C3 l5 {
. T1 ^1 A; R+ |6.Listening6 P4 D6 s( S. a! y- O& H
听力课
, J) C$ o; f! V/ x8 z0 X; y. M7 _1 O# l7 }
5 O0 t/ c8 O" d8 R( u
在听力课上,我选择了除教材中的The Eiffel Tower之外的练习册中的听力练习作为训练材料。在上课的前一天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先听一遍磁带作为预习,由于Chinatown这篇听力较难,学生完成练习情况不是很好。在课堂上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先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主题;第二次播放时,分一句或两句播放,由各组以抢答形式复述,这样激发学生听磁带时集中精力寻找关键信息和记笔记;复述完毕后,由小组整理出听力的原文大意,在组中组织复述。练习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对于在听力文章中将出现的可能会造成障碍的单词和短语,我则事先在幻灯片上呈现给学生。
+ e* u/ u, W+ y2 d* I7.Exercise% e: U1 b% J0 ]- x2 z% B2 B
练习课
1 {* j* K8 o) q: o  S) {  F练习课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能达到意外的效果,我改变由教师单纯呈现答案,讲解重难点的形式,而是由学生在组内准备好后,轮流代表小组讲解习题,并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根据他们的表现予以数值不等的加减分,学生们打破了往日沉闷的局面,争先恐后的举手争取发言机会,这种情况是我始料不及的。" }+ o: B" ]8 X! [  o

2 i4 n4 o) {  S. X& ]  z1 G7 h在研究的小组合作形式的实践当中,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地制订合作性学习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积极推进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激发和引导学生研究、创新、发展,是我今后继续努力和学习的方向。
" i1 R! P' z3 n% q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王建华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4-4-28 16: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