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关注语法教学问题 研讨有效授课策略发布: 2009-2-07 23:37 | 作者: sryy | 来源: 上饶英语教学网 英语社区 英语教研 上饶教育在线
! Q3 b+ r4 k* @- _& G1 a( B0 k谈谈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 O& D2 U; }6 _! N- d
- ~9 M- t% T0 z+ E* Y& q' Z现今我国中学所采取的传统语法教学体系有待改进,否则将不利于英语教学。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原因。
; n3 i r$ v& Y
7 Q% q k F" g例1:“虚拟语气”问题
9 ^+ g# \4 c& S1 d1 L, x
1 w* j9 {% Z/ n传统语法书在讲解“虚拟语气”时,常常是连篇累牍,不利于英语初学者学习和掌握该语法知识。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就已简化了虚拟语气,只留下were-型和be-型,我国的《新编英语语法》就采取了这样的做法。30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删繁就简对学生掌握虚拟语气是有益的。
& p+ |! F# Y. Q; g! I+ |0 d) t1 L
+ D4 c* C5 I: Z9 Q$ }例2:“动名词”问题
. S! V2 u% c" a
* u; w: S. c* z, h, L当代国外某些语言学者避免使用现在分词和动名词,而把它们统称为“-ing分词”,这样的简化可以避免一些语法分析上不必要的争论。5 ~$ J. O, a$ m
, F+ F* {& f' C1 G& X) ?例3:助动词问题2 V: e/ u( t( G! w
9 _& [% \5 X, V f, G, ^6 P
传统语法书对于英语助动词的解说不够严谨。比如,有一本语法书把will/would和shall/should列入助动词范畴,而将can/could,may/might,must等归为情态动词。当代某些英国语言学家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将英语助动词分为三类:基本助动词、情态助动词和半助动词。
8 @1 j6 P9 Z3 G e( t3 u7 M% I3 `' A2 W% t8 e/ _. ?5 @8 K
例4:“将来时”问题9 X1 t' g. F; E5 F
- A- I9 z. j, j现代英语中表示将来时间的语法手段是多种多样的:will/shall+不定式;will/shall+不定式进行体/完成体;be going to+不定式;be to+不定式;用现在进行体和一般现在时。我们在英语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应全面地介绍这些表示将来时间的语法手段,使学生了解在什么场合应该用什么形式。4 K. }' J7 X% Q0 X" A# \
# k* d8 H( I6 R4 N2 F上海外国语大学 章振邦' R$ L8 e" o) k# d0 R1 N
, U. r; O2 q6 O2 T+ o$ ` ?初中英语语法整体教学的尝试0 D, l8 X, U. L
, L7 }! |) ~0 ?( V( Z. ~5 @
一、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误区
. K; E S% \: D _0 N; T% N, P0 Q; z( ?$ p2 e9 K; B7 s6 c
1.教学形式侧重机械讲练
; h4 J. @0 I: ]0 `$ J X. @' f& k) b3 l
2.语料选择拘泥于课本内容
1 D" N2 t* ?# ^$ F5 }6 |
$ D* n- O+ `7 M* I4 ?5 i7 z5 f, M3.知识巩固偏重书面练习
. ] G, c/ z; s Z! X: @2 M' R/ S+ i/ r3 X9 ], Q) M$ m
4.评价设计缺乏导向功能- i1 \4 j( `; d, U: B
, a. D, f1 A4 _1 }3 h2 Z+ Y
二、对语法教学的再认识3 {3 p! p. f9 Z# _
) U+ g; K7 B& P1 I' ^1 i4 L语法教学要以语境教学为原则,采用生活化语料,通过设计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语言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所学语法知识内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b) F3 v- I& l/ K
2 s+ m( m0 |, X; K& H% A4 Y/ @3 F三、语法整体教学策略的实施
' x, S6 k! z7 {& o/ ?! `
" X$ @$ M7 B: }7 p) d+ ]1.呈现形式情境化
: ?& W) k/ b8 B. P8 D7 A( b$ L, S& z
' n5 x- M: B' H6 i3 E. c6 K' ]通过创设情境来呈现新的语法项目可以使教学更为直观。情景、体态语、表演和游戏等都是有效的呈现手段。
5 O! ^: j. n% Y- T( q' [: q5 H& u; g1 E
2.操练形式任务化0 `7 d& A8 N% d2 v* y. L
3 R* E( v [/ P( u* Q& z' X, `
基于任务的操练使语法学习成为运用语言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 P% O' K+ H" Q/ r( K5 V" l: R( |% w" ] Q
3.语料选择生活化
. b2 _9 F8 J0 c/ V5 Z7 d; N& j0 m" ` n3 r' q5 M4 c
真实的语料能促使学生主动阅读短文,在真实的语境中通过意义协商选择合适的语法形式。
x8 R6 p1 ?/ j- }& t3 L1 |; U! m( Q/ u# p* Q! ^$ X5 ~; k
4.复现和巩固日常化% Z; ?9 \' a# G8 Z: b, {% R; i- p' \
2 \' C4 w: k) \. J, p0 y
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单元的语法项目贯穿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有机会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 P; g+ {( `! ]8 q8 L6 {+ c( K3 x9 ?+ k( b: g4 P7 ]
5.评价设计多样化
( \- p% T; L+ [4 V/ r7 g7 s7 W) @' s1 o: e' J& d
教师应多使用形成性评价,改变纯粹考查语法知识的做法。5 Q7 Y6 F8 [* h, B K
5 U X3 s8 x; S" e( s
江苏如皋实验初级中学 冒晓飞
* I: Q9 ^! O0 Y4 z: ?+ [- M* n: E# I2 t0 D* J4 k* i
初中英语归纳法语法教学谈
/ I) \! G0 B& F7 }9 B! H% e
' O, k) j3 b$ L* H# I3 n$ D一、常见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及其缺点
6 X' \; x/ h6 y5 e3 {0 @
# g' ?6 t) e& R1.归纳法语法教学4 I5 T, T1 G* v1 s- n W
0 P4 A4 n {- S- f p# X8 U3 n
采用归纳法进行语法教学,在学习者就特定结构的使用进行练习之前,让他们先接触一定数量的实例,然后从中概括出该结构的有关规则,归纳的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按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避免单纯抽象的讲解,但是比较费时,有些学生不愿意自己动脑筋发现规律。
. p/ G+ e0 D O( x# u# Q3 I
; g* N& h* z- C" }2.演绎法语法教学7 K3 z" O9 l- P1 Y6 w# x+ ?- L
! m: \/ t# w4 }8 K
采用演绎法进行语法教学,先简明扼要地向学习者提出抽象的语法规则,随即举例说明,将抽象的规则应用于具体的语言材料,并以大量类似的练习材料帮助学生独立运用,演绎的过程即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按演绎的方法进行教学能节省时间,教师备课相对容易,但是离开语境进行教学会令学习者产生厌烦情绪。7 d* Q; g0 r) ~/ R& Q4 g
9 X% b' I+ c: \9 a) A! v1 |
3.类比法语法教学
y+ H& l7 f1 k+ e S7 k2 r7 Q0 C, U7 L' J6 i: w3 q
采用类比法讲授语法,是根据一类具体的实例来掌握另一类实例,类比的过程是由特殊到特殊的过程。这一方法比较适合初学阶段。
3 e* d" ]1 s% y' j4 N7 }: W7 ^9 Y2 I) l2 F2 _; [
二、归纳法语法教学的具体操作3 Y' X. C4 p2 c6 w6 [
' @; W/ a2 l6 O2 }1.明确地给出观察目标,区分语法现象。. ?( b. D5 \. {! x! D( X
2 n7 }7 P- P3 T7 d% D$ F+ S讲述语法的时候,应让学生从观察表面现象到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得出语法规律。+ [8 G2 w5 M* {$ Q' k ?4 P
0 x, \ U# ~- w4 M) R/ s2.积极比较,发现规律。# A# A% w7 ?1 u) \; o# w/ k
% T5 [: Q2 ~# H" k比较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要求,其原则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比较的面应该尽量全面,例句充足富有代表性。
3 w3 O6 v8 Y/ \5 R4 U
/ u/ a; F- q8 u! u3.普遍归纳,得出结论。
. [" O! V: z k) F8 K1 @% n/ W# s$ H0 M ~ k
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例句,对语法现象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时要让他们大胆归纳,基本上得出这一现象的规律。" X' H5 X* x; i9 A! c. a8 c/ r
: H' H+ w5 w' m% }# f, H湖南张家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伍杰
( ~6 s" P% g4 u( ]' ?
7 w0 e, E1 M, g5 o, f( C"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法教学策略1 C/ K% I5 ?$ q, L
; [/ D! d8 Z8 f( O' R; Z
一、在解读中学英语新课标时对语法教学的误解9 ]" G# W$ f8 n$ }/ a2 R/ X
' T8 j! y1 w5 M. ^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初,有些教师误认为强调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就是削弱语法教学,这种误解导致少数中学英语教师忽视了语法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的“改变过分强调语法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实际上是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而不是要完全摈弃语法教学。
4 C% N4 j1 A J- q/ v: j z" u3 b7 R4 h6 z
二、中学英语新课标对语法教学的定位6 D4 H# t4 s. v- B
* g( s# K) S0 x
语法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语言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课标中,语法教学的地位确实有所削弱,但并不是被完全摈弃。0 b3 ^- I& g/ G
0 s0 [! K$ c4 f$ b$ `1 }6 z三、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法教学策略- ?" z/ s a' \0 F. B, Y* t
. \4 x: z) M4 i w$ S: o1.活动式的教学模式
4 f2 Z1 x7 V# _ L" @
: O6 j, b4 c9 [ _9 e& o$ Q7 l在活动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做事情来感受语言、体验语言、使用语言,并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这种语言学习途径有利于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在运用活动式的教学方法时,教师必须预测学生在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在活动前帮助学生做好准备,以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活动,达到活动的预期目的。
7 u' P- `3 [* z u. s4 a
# t/ E5 Q6 S& `2.探究式的教学模式% o7 T) K( i: n/ \! y2 Q, H& s
% G4 T3 x' l3 M b5 i
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通过鼓励学生讨论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他们努力探求事物的内在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W% }9 F. a+ d; k. [/ d
& ?! C H% h. _3 L$ S7 b/ q6 }7 ~
3.语境式的教学模式
: e8 d8 c% j+ t# [
1 A; \# {' Y1 m5 i/ c# N为了培养学生正确、恰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营造语言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对语言的使用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录像、电视、电影、歌曲以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各种资源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 o% g! A) s" u; _' A6 D* `
5 M; W! B' m* W4.系统性梳理、操练的教学模式2 b# a, E) k- c0 Y
' Q; Y7 t; `) E, L5 W* n系统性梳理、操练的模式对于属于“分析型学习者”的学生更为有效。“分析型学习者”通常以研究性的方式来学习语法,他们习惯于以明确的语言陈述语法规则。* q* L+ |! Z% U
& ^. Q5 |3 o; A% R江西教育学院外文系 邓毅群 钱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