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例谈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发布: 2008-11-01 22:52 | 作者: sryy | 来源: 上饶英语教学网 英语社区 英语教研 上饶教育在线, b5 f. S3 c& l: `. I9 A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心小学 计晓敏 * g, H" E6 H/ G% o4 O2 y! }. p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就必须从教师的内部需要出发,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一种自觉、自发、自主的心理状态,并在平等协商的情景中获得自我表现的满足和相互鼓励的支持。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的教学研讨活动才能促进教师的最优化发展。以下是笔者在07年学年中所经历的各类教研活动以及相应的感想。 / b* `- ]8 c) I5 H
一、3 l, Y n9 w; e) ~9 H$ m
自主、自发而成的研讨活动。 6 p* x" V1 m+ o( N0 n) v
07年11月13日,我校的查森艳老师要到王店镇中心小学参加双高课的比赛。11日下午教学内容一经揭晓,小查就发短信给我。上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一篇阅读课“Little Water Drop”。为了能让他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我们哥几个先各自备课,然后通过QQ的语音聊天在网上各抒己见,研究了半夜。这种自主、自发的,非正式教研活动不仅具有研讨的性质,更具有情感交流的性质。因此在这样的团队中,教师的热情能得到更好、更快传递和感染,使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上进心能够得到不断在激励和发展。
; j& C( ]0 S( U" @二、
3 i: W/ `; \% x. Z带有目标性质的校本教研活动。 O; j! s5 z9 B; F4 X
11月12日,查森艳带着朦胧的睡眼到磻溪小学试教。教研组长薛俊锦挺着个大肚子与我一块听课。听课的过程中,分管校长过来几次,对这次活动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我们自然不敢怠慢。听好课,我们抓紧时间评课、改课,还帮查森艳修改了课件,制作了教具。下午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1]。11月13,我校的另一名双课高选手韩瑞珍也进行了同样的校本教研活动。这样的教研活动有领导的关心,有具体的要求,有共同的目标,有合作的精神,所以也是很有效果的。这两名老师在本届区双高课评比中虽然没有拨得头筹,但他们在后继的校教学能手评比中展现出课堂教学水平的飞跃式提高。
! A9 G) ?5 W8 i( V* D: _( _三、
1 `) b- M1 J7 ]区级竞赛后的反馈性研讨活动。
1 b/ v' n4 P! e3 U6 a& Z0 {7 Z8 G我校英语教师查森艳、韩瑞珍两位老师在上好区小学英语双高课都主动与笔者在QQ上进行交流。他们谈了自己的上课情况,也谈了别的老师的上课情况。不管比赛的结果怎样,但他们都有很大的收获。但是对于一些读写教学的基本问题,我们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答案。为此,我主动向区教研员汤老师请命在“秀洲小英语在线”的QQ群上组织了一次民间的小学英语教学研讨活动(汤老师当天正好在海宁参加活动,因此我们完全是在自发的状态下进行研讨的)。由于研讨氛围比较轻松,所以老师们各抒己见,各有所得。
5 p+ `: {8 @3 ]4 |) ?* l( H四、
; S4 Q2 j s( @ B5 R5 y+ i z优质课展示后的深入性研讨活动。 4 \) t; F/ e4 m$ O5 D8 p; z: N6 ?
区双高课评比结束后,秀洲区英语教研员汤老师组织了一次区小学英语教学年会活动,把最优秀的两堂展示给全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研讨。在这次研讨中,我们除了学习汤海燕和战秀娟的节四年级的课。听课之后,我们进行了常规的研两节课之外,还有一个教具制作的比赛活动。所以当天的对这两节课的研讨没有得到充分地深入。回来之后,我又主动请命在“秀洲小英语在线”的QQ群上进行了有关读写课型的第二次讨论。这一活动由于汤老师也在,我们得到了很好的指导[2]。此外,在今年的3月14日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余秀凤老师结合潘文琴和汤海燕的两堂双高参评课作了《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讲座,笔者结合自己的课题作了《农村小学英语读写教学初探》的讲座。另外,4月12日的区小学英语骨干班培训上,教研员汤老师作了《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讲座,缪亚文和战秀娟结合“浙派名师”的观摩活动进行了心得交流[3]。从双高课评比之后,我区教研活动自觉或不自觉地读写教学而展开,这对我们深入研究某一教学问题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L; X9 Y/ S. Q2 s4 y
五、
( |: u7 U+ B/ z5 f; ]2 {! }9 i带有研究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 E% t' F. F {7 v# `5 [" u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带有研究主题的样本教研活动。在这一学年中,笔者在新塍镇中心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中主动承担了两次教研活动。07年10月,笔者与张家玲老师各上了一节研讨课。笔者还结合《“教学做合一”理论下加强小学英语读写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向与会老师作了成果介绍。08年4月,笔者结合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小组活动上了一节“如何在词汇课型中渗透读写”的研讨课[4]。这些带有研究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不仅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研究热情,而且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为课题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 f. O* v+ q+ |' j$ z8 g
六、
6 z5 s' S* u( j" B5 w0 z! U0 |及时跟进的动态性研讨活动。 " b K: L* a; F" a- d& Z
及时跟进的动态性研讨活动是我区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的欠缺之处。虽然笔者通过努力,自发组织过两次QQ环境下的网上教研活动,但与海盐博客和广州的天河部落[5]的网上教研相比,我区的网络教研活动还有待提高。利用网络博客进行及时跟进的动态性研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2 x3 V% I. d W, Q1.
- q' x# Z: o" k: y5 |# m有利于一线教师的平等沟通。从天河部落的教研博客来看,他们的网络教研中有这样一个内容:每个月出一个研究主题,然后每位愿意参与的一线教师都可以在上面跟帖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常规研讨活动相比,网络教研克服了只能让部分教师有发言权的机会。
; I- i: A2 M6 V2.) Q3 Y' ?" v: s7 W5 ?) o5 W
有利于一线教师的自主发展。有了平等的发言权,有了研讨的平台,具有上进心的教师就能够在网络教研中获得自主地发展。教师可以把教学资源,教学心得、教学案例以及研究的成果在网上与大家分享,而同时也能够获得专家和同行的鼓励和支持。 + b/ `$ K3 Z4 o8 h, f
3.
% T- y: W, ?5 i0 a h有利于常规教研活动的深化。常规教研活动受到时空的限制,往往使一些教师得到不到充分的交流,使一些问题得不到深入的探讨。而网络教研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那些白天活动中还没有讲座的内容可以在晚上交流。同时由于网络资源的可保存性,交流内容可以长久的保留下来,这可以为后继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9 ?8 _. W) u) |" U% c$ u4./ Q1 F6 @7 c+ p+ u
有利于动态问题的及时解决。从桐乡市小学英语教研员凌应强的博客来看,许多教师都愿意把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凌老师进行及时地交流。凌老师往往及时地给予反馈。例如,序数词1st中的st是写在右上角呢,还是写在旁边?网络博客为教学中的动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及时有效的途径。
' A% P& \. q; Q6 G! M5.
2 U# Z8 L$ X" ]6 k% V8 \有利于一线教师的心理健康。小学英语老师的工作量大,任教班级多,给一线老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困扰。在凌应强老师的博客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他对以下这些问题的回复:“四年级那个班的学生看到我就讨厌,我看到他们也觉得讨厌。我现在该怎么办呢?”“凌老师,我现在教3个年级6个班,校长要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要抓好,我真得忙得快崩溃了。”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并不能解决教师的现实问题,但可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调整教师的心理状态,为教师的绿色发展提供保障。
+ g: `: k* d' j0 T以上是我对07学年所参加过的一些教研活动的总体感受。许多具体的教研案例可参见注释中的博客网页。从总体上来看,我校英语教研活动以及我区英语教研活动都能从教师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提高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了许多良好的平台,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希望我校以及我区的英语教研活动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有效地拓展形成了一个动态发展的教研和交流平台,以促进我区小学英语教师素质的更快发展。
. l$ g( N/ }7 [$ d$ Z+ L0 B' t" a1 m$ u) L1 t j6 Y3 y
' A4 R. I$ H) T$ e! ^
* }/ H, v2 P" Y- P5 u9 u
0 J' {6 u# f, _+ c( ]4 ?3 P' i6 N6 c( j- T$ L, i Y
0 I X5 f7 u# f; `$ Y1 E |! Z/ J+ ?2 y% a6 t6 l8 F8 }# I
9 D: O, d. d' [ G7 }
6 V7 D# M& X7 ^+ j2 l; P, J0 t2 `" s: D# v+ O
[参考文献]
( p% N" V4 T3 g( R1 h! v
4 G& c* t8 R! t7 S* W[1]郑文.2007.以教研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M]中小学外语教学,(8):19-23
6 y- O) e1 a$ U/ {; n[2]刘建萍.2007.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感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M]中小学外语教学,(8):15-18
1 y$ I" u) r G: B# s
* a, t* `1 u2 z( p8 Z- T& i( u& q/ M6 e" ]: z7 p
[1]
5 F2 L! z8 V6 r: C具体的研讨经过,参见笔者博客网页:http://3098.eduol.cn/archives/2007/3980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