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机械学习杜郎口,成绩下滑摔跟头发布: 2008-12-20 21:42 | 作者: srxyy | 来源: 上饶英语教学网 英语社区 英语教研 上饶教育在线
$ A( ~( q- p1 v6 v$ j# c/ b" x因为学校不执行双休日的事,那天和校长拍了桌子。再加上许多班主任的努力,那次终于以多放半天(放了一天半)而取得了点小胜利,只是到了后来,又成了涛声依旧。 I; I* ^$ s2 Q7 a9 Q [
! P& H# g8 B' ]2 t& ?
仔细想来,补课这件事虽不在理,却在情中。这两年中考成绩一直下滑,补课也确属无奈之举。否则谁愿意冒着不执行教育局红头文件的风险,顶着老师抵触情绪、看着学生不情愿的脸色去补课呢?遥想当年校长在上任之前,也是曾经在酒桌上和兄弟们拍过放双休日的胸脯的。而现在看来,可能也真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吧?也许因为这些等事,触发了我再去年时给自己定了个目标:
0 Q& ]; a( f4 E# J第一步:用比别人多的时间超过别人;
4 [) T- W7 V- ^6 K第二步:用和别人相同的时间超过别人;
; |! D2 Q9 F- W# e, N* M% N第三步:用比别人少的时间超过别人;
# u0 [4 E3 J0 u& i# e8 d# {( }" u1 V, r第四步:争取双休日。
, x; G" E5 l( @2 J- S$ }8 l! G当然,还有另外的一种想法,就是三十多而立,也想实实在在地为教育做点事,给自己的教育生涯书写一笔充实与成就。! }: f1 B6 f) o1 z4 l c
所以,在前半学期,晚上自习后常把学生堵在教室查查作业。吃罢饭也常去教室,督促督促学习。至少上课是紧紧张张忙过来了,没敢误半节课。但期中成绩出来后,却让自己大跌眼镜,及格率居然比113班少14人,均分少8分!
( l0 {% b I1 K5 d9 o4 H0 w天哪!?怎么可能呢?
! T8 Z, R5 z, s静心细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 e/ e9 Y) E* `/ j可能是机械照搬“杜郎口”出了问题,一开始步子迈得太大了,结果摔了个大跟头。/ C+ v" F% C3 \$ ^+ }
第一:先学后教(杜郎口叫预习课)没用好。对于单词的先学,效果还差不多。我让他们先自学一遍,再教几遍,然后每节课让学生记五至六个,节节听写。对于单词的发音,我也亲自检查组长,然后让组长再去检查。在问学生时,他们说都读下来了。但后来才了发现了个问题,好多学生发音不准。所以期中考试之后,在记单词之前,都先让读得准的吕倩领读一遍,效果有了改观。
8 F6 t2 D5 O% A# ?( f! J/ T; B对于课堂上的先学后教处理得过于简单化。第一到三单元学得还可以,但到了第四单元时就有些吃力了。其中原因可能是对于这些对英语一穷二白的学生,在没有知识积累或积累非常少的情况下,增加了他们学习难度,进而影响了效果。+ I+ t. d/ W# H; o
第二、对教材的处理过于简单化。开始时对于单元的内容,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并且在后面黑板上贴出了进度表,要求人人过,个个检查。也是前三单元还可以,到后面就有许多学生跟不上队了。主要原因是随着后面句子越来越多,胡子眉毛一把抓,没了有重点跟不上。这些没做好,也就影响了训练的时间。期中考试后,我改变了这种做法,还是听说读写,但仅限于本单元最基本的“根句子”或“母句子”。比如在“have”这一单元,先只要求学生学生把这几句做到四会:
0 ]7 X! H1 }) R1 H/ a肯定陈述句:We have a ball.
. n m+ ]) n* f! ^5 x5 P% m否定陈述句:We don't have a ball.
7 R1 H6 h# M% O一般疑问句:Do you have a ball?
8 \% `( y* V2 j. @! j6 Y肯定回答:Yes,we do.: i* {) P, i9 D1 p9 S+ Z
否定回答:No,we don't.
/ G% H9 a4 D! J; z1 N }; S. V+ V特殊疑问句:What do we have?, O6 X+ }9 a+ G
另外再加上主语是第三人称的情况。其余的时间让学生再掌握一些词组和单词,另少做点专门训练,此外就是习题训练了。
4 R* G' @" b/ K J7 D第三、最主要的原因是训练不到位。自己也知道,能力是锻炼出来。这本教材好教,学生也好学。但如果仅此就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只做这些,成绩不摔锅才怪。说到这里,还只能怨自己。死教教材的做法,早就扔到太平洋里了,自己却还奉若神明,捧在手上,一板一眼地教,生怕少说了两句。
' \3 C$ m) R: Y当然,自已也不是不想训练,也不是不想给学生布置作业。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上课把珍贵的时间和学生都学了教材。下课又就不忍心给学生布置作业。俗话说,心软必受穷。那天校长酒后吐真言,说我不行,性格决定命运,我太软了。我心虽不太舒服,但细想来他说的也不无道理。学校几个成绩好的老师,无不是靠课余下“冷功”,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而成就的。有次我去进修校,和其他老师谈过“洋思中学”。没想那老师和我说:快别谈了,我们有老师去过,回来说,洋思有三累:“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领导管得累。”又说到放星期,有老师私下和我说:“说实在的,成绩好的学校,没几个是不犯法的(不执行双休日)”。
9 d& N+ [9 e- r' e) U. a& Q+ v我茫然了,难道自己真得是在徒劳地在证明一个伪命题吗?不过又想,自己想法又不是太高,只要成绩能够中上就行了,不考全县第一,不在全国出名,也许应能做到。" ?( j4 X2 k$ a* X6 {& M8 ~
第四,老师要把上课时间给了学生,但不能让学生做没有效率或效率不高的事。& T! b$ f2 L; b) ^$ G8 [9 @) ]+ y
课后不布置作业怎么办?只能在课堂上想办法。期中以后,上课时间,除了给学生讲“根句子”,我把其余时间都给学生做训练和讲题了。如果上课老师只讲十分钟是我们新理念要求老师做到的话。我已经能做到一个单元只讲这么多了(不算给学生讲题的时间)。可能有人会问,这可能吗?我给自己编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我在上课时,进来了一个歹徒要把我带走,临走之前让我和学生说三句话。想一想,是不是三句话就讲完课了?
1 m. n1 r- }4 R, ^1 S q如果每节课都这么想,那么老师每节课只讲几分钟就绝对能实现。时间给了学生,我要做的就是:第一,让学生学会学习。第二,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珍惜时间。为了让学生节约时间,在课堂上,学生有错不勾而用橡皮擦是要受批评的,因为那样做有浪费时间和不敢面对错误之嫌。
1 A4 g4 g1 \9 [9 ~! e第五,节节课变成考试课。
o3 }% Q& T/ P) P3 b在中国,洋思出名和杜郎口之所以出名,成为全国教育者学习的榜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点:教学成绩取得了巨大有成功。再看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大战这几年,为什么素质教育败下阵来,而应试教育又占上风呢?最根本的原因,我分析主要是因为素质教育没考过应试教育。! p( S* t! b4 t" ~6 h% J* y
中国的教育改革想得到成功,不在成绩上弄出点动静来,是不会成功的,是没人会承认的。所以,我还得从提高学生成绩上下手。“节节课变成考试课”,那天好像听谁说的,应是见多识广的校长说的罢。且不说这种说法对不对,期中以后我就是这么做的。我先对学生做题做了严格的规定:
4 S4 [& ]5 A9 i0 r/ H3 U5 G- c第一、在规定时间内先把所有自己会做的题先做一遍;
- Y) ^ R% i/ j0 f# F9 w1 L第二、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不能空题;
9 b3 H! W4 J4 @+ ]- g& W第三、不会做的题要尽可能多知道一些;
, Y$ P" U2 Z& v( o+ F第四、不完成以上三步不能求助(看书或问人),完成举手才可以进入下一步;& B5 k3 h% k% n' ]
第五、以上四步仍不会做的,听讲记好笔记,还不会的,做好标记;
* p0 D! C5 Q( K; P7 A: z第六、错题只能勾,不能用橡皮擦。(养成习惯后取消)0 b% s$ l' _/ D5 T* R
这样做,虽不能说是考试,但和考试思维基本一样。只是更注重过程,而不太注重结果。- n# r; o. ^ s3 v1 v' F6 q' U3 J: a a
第六,从牙缝里抠时间。
7 g% H- Z; m" E4 p% D! @既然学海无涯苦作舟,咱现在也乐不起来。不搞点外快也不行,该横点也得横点,那天有节空堂想去给学生补点课。可又怕学生说三道四,所以就先入为主,对学生说:“我事先声明:在成绩没有超过113班以前,我万一来占空堂补点课,谁敢表示出不愿意,小心我踢你一脚。”学生倒是后来也挺给面子,只是自己也没怎么去。
, F. [$ x+ F9 k6 v" Y( U看来还得想其他办法,农村初中英语成绩差除了学生基础差不好外,另外一点就是用的少。为了尽量减轻学生负担,我化整为零,每顿饭前查两句,每节课开始时记(写)一句,每节课开始时记5~8个单词。积少成多,重在坚持。
4 n s# S* p3 j9 d( R# J( v7 ~7 c第七,这样教,感情、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怎样在课堂上实现?
4 _+ S0 }; ]: K) ~# `& ?三维目标,好像是评课的金科玉律。我如果这样上课,可能会与教学能手无缘了。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为了我的教学成绩的提高,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7 m8 V9 u& R: `& ~0 m
感情、态度、价值观或许只能在课堂中见缝插针,或到班会上去培养了……
/ o& N3 \/ y! I% X$ E2008-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