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英语工作室

 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查看: 960|回复: 0

应家乡小学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复制链接]
曾婷 发表于 2014-6-26 13: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中文实名)

x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本学期以来,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我们英语教研组积极展开各项工作。积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加强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切实提高教研的实效性;追求课堂实效,优化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师徒结对工作,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促进我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整体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观念更新,创新英语教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努力做到"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真正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手段,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二、抓好教学业务工作,共同提高业务素质

1.加强备课的规范性,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和前提。我们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办法。集体备课主要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每周星期四上午为集体备课时间。每次备课由1名教师选定一个单元并主讲,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级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之后形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

2.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做到“四多三研二写一学”

在开学的教研组工作计划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到“四多三研二写一学”。四多:多听课文录音或配套的英语光盘、多看教学参考书、多向有经验的英语名优教师请教、多写教学摘记一学即学习《英语课程标准》;三研: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二写:写经验总结、写教学反思。通过一学期以来坚持不懈地努力,老师们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组织听课、评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也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教研活动的重要价值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和教学质量。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在教研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学期一共组织了三次校内同课异构活动。每次研讨课,由同年级老师三位教师参加,教研组长组织其他年级的英语教师一同听评课,每位英语老师都能事先调好课,积极参加听课,听完后都能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毫无保留地发现意见、提出建议和看法。

4.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区级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们英语组组织英语教师参加了三校联盟学校的“英语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在每位参与上课老师的精心准备,同样的内容,不同方法,每节课都呈现出了亮点和精彩!参与老师折射出老师们家常课的功底,更体现了以教研引领课堂的成果,课堂出现了喜人的变化。

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论文评比和案例评比

撰写论文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本学期江西省教育学会、上饶市教研室、上饶县教研室分别组织了论文评比,我们组部分教师能够做到积极参加,并且成绩显著,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获奖。其中曾婷老师的论文《让故事走进小学英语的课堂》获得市教研室市级一等奖;下学期我们将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做到积极参加论文、案例评选。

三、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

1.力求在教学研讨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也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应该朝着做一名科研型教师的方向努力。

总之,一学期以来,外语组教师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下学期,我们英语组的每位教师都要继续一起努力。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王建华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4-5-4 02: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