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中文实名)
总共1060条微博

四维微博

查看: 1817|回复: 0

鲁子问:小学与初中英语衔接教学建议(大连讲稿)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3-7-9 11: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华中师范大学北京研究院
& ^, }5 X7 c/ |, x
鲁子问
! _6 P7 {- Q1 O' h6 G' z
7 R, B. e; O* {
8 }9 Y2 n4 N8 a4 w4 r8 f# H% u9 j$ H
这是静定慧真博友提到的大连讲座的内容,有些老师没听清,特发在这里供参考。

8 H! `/ Q, Y/ C% W  T
这个题目讲过很多次,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调整,这次也有了很多调整,也算是一种记录吧。
8 Y. A! E- F, H% s; x( E/ j

, ^; ]7 x' M, B$ r4 Z- o& K4 h" n/ [9 w" C4 c
首先请看:

( y' q  S) A' H
小学教材的最后一课课文

4 J0 L. z  [2 f1 w: a! x
初中教材的第一课课文

. v, P2 i/ _1 G+ x) O3 ]! ^" E- t( T6 i0 f$ _6 R- ^
(图略)
1 E: _2 u5 s% \9 N7 Q2 n

, N! }, z2 e) R5 E9 S
小学与初中的课文特性
3 G( Q' S" U& {- B0 Y# i
有明显的衔接:
& F* @7 A# O) y  S0 a
短对话开始(初中对话其实比6年级对话还容易)

+ i$ }4 f& i- Z( ^1 J0 O
图片帮助下的活动与理解
5 }' G7 |1 W4 S" B" O
语言结构难度衔接(初中比6年级略低)
4 C& j- |% S) ]% M* {! v4 ]
有明显的差异

: e2 ^4 ^- G) Q( @/ u
初中教材图片明显减少

: n+ ^3 W) D6 S3 K
初中有短文课文

% k; ?; a7 a* Z7 {6 i* n
初中有很多语法、词汇笔头练习

6 l/ H: T7 m$ O( D# Y. O% y- f7 B
初中有明确的语法、learn to learn、文化等栏目
# t+ F2 U1 S+ N2 q9 P2 N
1 j7 D( {, r/ d! F' M
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形态

- h3 N, b1 \" y* p5 [
理想状态:无缝衔接
2 M: u, \/ f$ f* S& T0 _, p
上行衔接:6年级主动接近初中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 z2 b/ h, F+ x  P8 m* {
下行衔接:7年级主动接近小学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M. m; B) M+ }' _% n( H
现实状态:有缝衔接

  Z8 R" L: N: f* S2 ~3 G5 M: P
6年级不了解初中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 i; h7 W; p+ s& A  Z. F
7年级不了解小学的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0 t% j. E1 L" V( Y& [: A$ A6 A+ p
6年级无复习巩固期
  [! P  }% ^# j, H; e% t0 \$ V* d
7年级无基础平整期
& o  A& y2 M/ w% X

2 ^! o4 V& |3 p& @( L' _0 C' ~
小学与初中的衔接形态建议

. t, p) u/ H" }/ A) V) q. L. h
6年级、7年级相互沟通,相互听课,集体备课,交换试题,开展有目的的衔接教学

9 F0 @3 H) u6 _+ }/ ~& g
6年级全年级教学要有衔接意识,6年级下学期集中复习巩固,不少于1个月

7 b2 S; q# t- {6 b# ~4 |
整个初中段要求小学基础意识,7年级开始要集中平整基础,不少于1个月
6 a$ `3 D0 t0 d5 C( H2 Y+ k! V

9 n1 W  `" T  O$ U8 b4 q; x
小学与初中的目标衔接
& ?- [- b7 }8 P4 q4 @
小学目标:兴趣优先,听说为主
% ?( h/ a( F* g: {$ A$ h* W
初中目标:知识能力优先,听说读写并重

4 ~! L" i/ g* r' i% O
必须引导学生将已有的英语听说能力尽可能快、尽可能不损失地迁移为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 A! n5 K- x9 L. Y' \
把已有的词汇认读能力迁移为词汇拼读能力

' d% u/ W: y0 E2 H
" k1 V1 ?) J$ R& l' Y
小学与初中的目标衔接建议
" e4 e' B8 w" D) P6 e5 f# B
小学上行衔接目标:

3 U- `, c. x! B
应夯实稳固的基础:200左右会运用的词汇,100个基本语句(陈述、否定、疑问),基础语法运用能力(能说明现在、理解故事)
5 c/ g8 t- Q# ?  j6 @$ ^6 Y% p
初中下行衔接目标:
) n! X' R& J* v" x& t, f5 j* x3 d4 m
应在小学基础上合理分配三年教学目标,不能把所有目标要求在初一就达到,尤其是技能目标、测试目标,不能按照中考的目标要求初一衔接教学
8 w/ g( v, Q2 H
  y- J# ^5 f5 `0 J3 ^. f* f2 W

; k  X% v( }: n: f& y# [7 X
小学与初中的内容衔接

5 m( V8 G- O4 g2 A3 V/ K
内容衔接的重点:基础

7 y* N0 H- N9 u& l! Z% O
无论小学学过几年,学生达到怎么水平,衔接的目的都在于建立扎实的基础

  O. S8 }+ c" a" @$ n
小学复习巩固、初中平整基础的衔接教学的特点是基础性,不要求高度,只要求深度(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

7 s, ]3 U: G4 [/ z  q% X
要求100%的学生100%地掌握基础目标,基础内容不能60分就及格

: e2 T& W4 D7 g+ ~9 @$ {7 k- h8 {0 k6 ?" T) t1 i7 h
小学与初中的内容衔接教学
/ f8 e- \1 H  ?: M) n0 U( V
6年级要在全年级分配时间和精力,重点复习确立不少于100语句、200词汇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巩固全面的听说能力,不要平均发力

7 `/ ?2 W. q7 E7 I* u9 T
整个初中要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轻重,比如词汇,初中不要求全部1500词达到运用能力水平,只有300词需要达到运用水平
- z+ Q1 k: P0 e  j2 Z  K
6年级要注意开展基本的有效学习策略教学

) l9 y' p% l9 I% f
7年级要从小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策略的培养,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不是一下子转变的
  g- c1 j6 Y4 N0 ~
' u- h$ g: l9 ~/ C! @# R8 }, D" `
$ @' H& A$ y5 E
小学与初中的评价衔接
% S! B- x6 e- }1 g% k+ n; S4 J6 v3 Q
评价理念:
3 E3 D# n0 t5 O( w" F: l
小学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辅之总结性评价
% f0 ?% N! V5 I( W
初中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辅之形成性评价

/ \7 Z" e! V5 y4 l# I
评价方式:

8 V* e' J. _' U$ Z# |$ @% C
小学采用评价能力的活动题型

. C, x2 i) X0 n# C/ P7 T
初中采用评价知识与能力的总结性评价测试题型与结构
* u) r. @" A$ D* p& ?- ]
" R. v# ~  m0 V9 q4 n. L( R
小学与初中的评价衔接建议

) [) d; ?. F# ]2 ], f5 J. u* u) ?
7年级要了解小学评价的先进目标与题型

" y; b1 ~6 y2 t% k1 G3 G9 {; O
6年级要了解初中评价的先进目标与题型
* [+ X7 y" K2 n1 c
6年级采用能力评价为主的活动测试题型,适当借用有效的非活动题型的试题,比如故事阅读理解的题型、听力题型
# O8 J; c( ?2 w/ u' Q; e7 e- P# S
7年级要引导学生家长、学生自己逐步从小学评价标准向中学评价标准过渡
& V! r4 P( x/ ^# N/ H; `. S1 t
  E- O. K8 R, ?" y8 e

9 n. R# ^2 s; N2 {8 U; u
小学与初中的方法衔接

3 [+ o  T: a  k! V
小学是面向全体、面向基础的教学,必须保证全体学生达到衔接目标,关注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

& S& p2 w* A# o
初中是面向全体、面向基础、双向出口的教学,要保证双向目标的实现

7 T4 R& I' J) [0 g1 `, Z
小学的教学以形象思维的感性活动为主
8 z$ t# L3 n. h) ]: q: N
初中的教学以抽象思维的理性认知为主

1 P1 }$ @- Q& Q, U4 z
$ b- `7 h; f0 }( e6 L
小学与初中的方法衔接建议
+ t. [" M: h; O( b
6年级要深度分析学生基础,确定从感性活动向理性认知转折的教学方法
7 }# ?8 k7 C5 j" x" }8 t  e5 p
7年级要确定门槛基础,找到足以建立基础的坚实之地,确定理性认知与感性活动共通的教学方法,逐步过渡到理性认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6 H) z  d3 n; b9 M1 R
关注基本内容,形成新的水平面,作为以后教学的基础

& \8 N) z; k. M0 i, l
找到可能的高度,作为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合作学习
+ h: h% X6 P- A, i, M/ {( q

  E/ w7 b3 C, p; n: t
小学6年级(第8册)第10模块衔接教学建议

5 t) \  n1 M* }) Q6 |( N; {( [
目标:
( f6 h' v$ `$ v3 W, Q: u
学习We are going to speak Chinese. Are you going to go to middle school this September? Yes, I’m really excited. middle school, study, practise, worry

9 _" }1 |7 e; ?* G5 L
全体能口头基本运用Are you going to go to middle school this September?询问对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的判断是否准确,全部能够口头回答

+ J( \3 Y- L* n$ w
全体学生能视觉与听觉识别middle school, study

+ m2 V0 \) c2 B
全体能视觉与听觉识别并书写school

( W: j: Q4 Y/ v) u% @7 P9 ~8 c) U
小学6年级(第8册)第10模块衔接教学建议

/ I0 X2 F& }% }0 ?
方法:主要采用活动导入、有意识总结语法、口头训练、笔头训练、同时巩固以前要求掌握单词的方法
) e- S6 A' V' X" ]8 l6 `
在语法总结中培养学习策略(如对to speak与to go的观察, to speak与to go to middle school中to的差异的观察)

$ e4 N$ \  y2 O0 R. d2 ~% t
评价:听力选择、听力完成图表、口头说明、阅读连环画故事判断、阅读文字故事选图等、根据图片完成语句(以语法、词汇、语义为评分标准)
& w) V4 S1 y& E% ^9 w. p; `) p, s0 p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四维英语工作室 ( 赣ICP备10001015号 )

GMT+8, 2025-5-1 00:10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