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O' Q7 Z: X/ M ]8 U9 Z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我们如潮水般汹涌的遗忘,从中观察时间间隔20分钟,1小时,8-9小时一天,两天,31天我们不复习会记的所学的百分之多少,对此先给一个复习的方法
" S: S* F6 A( W; |1 _/ S# |
# O. S4 q" _. f% c; ~1 A" e; t. q复习点的确定: E7 z: K. t5 p0 N; w3 g
$ Z- f# b8 [0 o0 i! R$ F3 C人的记忆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个人管理指南www.istudy.info收集整理】
; N. U6 p& q5 a% N第一个记忆周期是5分钟: ?/ {' R# c( ~6 L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4 Y; S" r% C4 W4 t! P2 g7 x: l. S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2 w+ V6 Z- B1 r
9 f) Q' T! b- e8 Z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
- q$ k- V x4 i4 C, W
- v: |' n- W! E7 f# l8 p: H6 C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周期% p! i- [' ?! S) n' i c6 P0 E
4 l. r: o1 j6 p2 D% M* R第四个记忆周期是1天% K7 F7 S* Z8 c b5 n& R& w' C
第五个记忆周期是2天
4 h2 R2 J) _+ E8 t" p/ v第六个记忆周期是4天
7 ]" a0 d! M- a4 b8 x" L第七个记忆周期是7天& b m7 o6 A: c1 C4 \- j/ G, {
第八个记忆周期是15天2 }1 E8 S/ o: [9 A. y
以上的8个周期应用于背词法,作为一个大的背词循环的8个复习点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词的效率
7 i6 S/ r T5 }5 q) `- T0 J# b! ?7 \7 O9 `
具体说法:, |' k n# C7 O, {( i' G- E
人的大脑是一个记忆的宝库,人脑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人们记忆的内容。例如英文的学习中单词、短语和句子,甚至文章的内容都是通过记忆完成的。从”记”到”忆”是有个过程的,这其中包括了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有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学习当时的记忆效果,孰不知,要想做好学习的记忆工作,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单纯的注重当时的记忆效果,而忽视了后期的保持和再认同样是达不到良好的效果的。; U, Q8 B( q* H+ l
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上,英文的第一次学习和背诵只是一个输入编码的过程。人的记忆的能力从生理上讲是十分惊人的,它可以存贮1015比特(byte,字节)的信息,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被挖掘的只占10%,还有更多的记忆发挥空间。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即记忆的牢固度问题,那就牵涉到心理学中常说的关于记忆遗忘的规律。
5 o Q3 n3 d1 t$ j$ c
6 ]; n6 ?5 j% S, v# E 一、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解释: l# y( Q- r2 p' g
, Y; g% R5 a$ t 德国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名叫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他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研究就成了心理学中被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而艾宾浩斯正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 @: L- }" I D8 d/ B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 s: Q5 c3 P# I5 ^' n/ Z i
8 G# {' h$ n J$ [! j. O% v 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的学习后,便成为了人的短时的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了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那么,对于我们来讲,怎样才叫做遗忘呢,所谓遗忘就是我们对于曾经记忆过的东西不能再认起来,也不能回忆起来,或者是错误的再认和错误的回忆,这些都是遗忘。艾宾浩斯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是拿自己作为测试对象的,他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他选用了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音节,也就是那些不能拼出单词来的众多字母的组合,比如asww,cfhhj,ijikmb,rfyjbc等等。他经过对自己的测试,得到了一些数据。4 ]# P3 R" @' d5 C: k3 \& H0 ?7 B& N, n
+ c1 ]. W' b- P" W
然后,艾宾浩斯又根据了这些点描绘出了一条曲线,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o# n. q* J( U" r* t6 Q
9 F0 S! M2 [/ _7 o( m
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一天丢掉几个,转天又丢几个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9 }( r. G, s% U g" q) A
9 a0 J* \9 V8 A _9 _二、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个人管理指南www.istudy.info收集整理】
" A* x- W* y7 g2 U. m j4 O* o; T+ k0 s0 s* K% G
而且,艾宾浩斯还在关于记忆的实验中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为了记住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凡是理解了的知识,就能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不然,愣是死记硬背,那也是费力不讨好的。因此,比较容易记忆的是那些有意义的材料,而那些无意义的材料在记忆的时候比较费力气,在以后回忆起来的时候也很不轻松。因此,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关于遗忘的一种曲线,而且是对无意义的音节而言,对于与其他材料的对比,艾宾浩斯又得出了不同性质材料的不同遗忘曲线,不过他们大体上都是一致的。. V2 k& |' R+ [3 j: W, a
9 W. U. w7 @9 G- K C8 S
因此,艾宾浩斯的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的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 ^) B/ t$ X# C9 q3 w, p. h
7 s; c) p6 g1 F8 O1 E
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个性化的艾宾浩斯$ _# j" F+ G% d! U) d, G" ~6 a
9 ? ?0 `% k; T9 D5 M 上述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是艾宾浩斯在实验室中经过了大量测试后,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数据,从而生成的一种曲线,是一个具有共性的群体规律。此记忆曲线并不考虑接受试验个人的个性特点,而是寻求一种处于平衡点的记忆规律。【个人管理指南www.istudy.info收集整理】4 Q( _1 z7 w* i6 D/ n! F
- Q, t8 s A# j) P& [: a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作者系南开大学心理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