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QQ393038533 以便注册 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中文实名)
×
 扫二维码,用手机阅读
2006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卷分析$ P" D% k2 l" }: Q% c+ e
8 |* z' ^* ^- i+ Z) t- \
上饶县第三中学 黄周松
) C! t' ?- U2 [( U: h0 u, }& s
; e! E. [* U" a+ V! w. b: j( y一、试卷结构, r0 I$ e( L( F
今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题和去年相比,题型没有作任何变动。整套试卷仍然分听力和笔试两部分,总分120分。听力部分25分,笔试部分95分,其中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各15分,阅读理解5篇(前4篇设15个选择题30分,最后一篇为回答问题10分),补全对话10分,书面表达15分。这种命题形式,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对英语教学的导向。试题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难易适中。既使大部分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分度,为高一级学校的人才选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很好地体现了中考的双重性(即初中毕业的水平性测试和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的选拔性考试),是一份极好的中考试卷。 v' o( q" h0 u4 o6 ]
二、试题评价
- [6 o! b2 \2 _# X% y1、试卷难度评价:见表A
$ P5 f6 G9 T$ H+ Y* O表A:试题难度评价表0 ?7 T; h% @: K2 e) r$ }
8 _, U# D: v2 Q- b( o
难 度 题量 分值 百分比 评价
# ~. ^" w0 j+ c2 W& H5 L0.85以上 5 5 4.1% 容易
' d& n, Z% g3 ]* y( _0.6—0.84 32 40 34.1% 较容易
, |8 y4 u5 B+ c- l2 s; K4 d) j0.4—0.59 32 55 45.8% 中等
# }8 u; t0 D$ O1 L( W0.2—0.39 11 18 14.1% 较难. F) e8 p5 E* Q, h& w& E8 B
0.2以下 1 2 0.8% 难/ F/ r! f0 k) P& }* z& I+ ?
! a* Y% N) ], @" j' F
根据表中反映的情况看,今年试题易、中、难比例为39:46:15。试题较去年难度略有所下降,稍偏容易。试题中基础题和中等题目居多,只要平时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绝大部分考生能顺利通过考试。整套试卷题目特点是:(1)看似简单,却灵活度高,综合性强。(2)情景设置新颖,打破思维定势。(3)干扰设置巧妙。(4)多个知识点糅合。8 M& u1 v" G9 w5 P9 g
如第37题单选题:
$ C7 M. x9 p% G) v7 F—Is Peter here yet?# t% Z+ o. |% r& L
—Not yet,but he ______ be here soon..He usually is on time.! i4 c' _$ s( E; U9 d. @) m! |1 r
A would B could C should D must t, r/ b' C+ a) L% j
这道题只有25%的学生选对答案C,但有46%的同学选D ,这就是学生的思维定势在作怪:因为must为肯定的猜测,但题目不侧重猜测,而侧重理应或将要发生的动作,因此应选C。再比如听力第5题,题目问Who are the two speakers? 而对话中则出现I am a teacher now.I’m happy to be with my students.这种干扰因素导致35%的学生误选C: Teacher and student。
2 m! I% Y7 _6 M {2 ]4 M& ^1 V8 b2、试卷区分度评价:见表B6 J" r3 r0 i: A3 P* s1 ?/ p
& E; o% _/ V% p% n/ q) e- V
表B:试题区分度评价表2 v$ w4 \% Y0 x, B, b0 D# v
O: w1 x3 p7 I! y( f3 ?, A! ]! y6 \
区分度 题量 分值 百分比 评价* @8 N' i# I2 b+ U5 Q( O, n$ @) Q
0.4以上 64 100 83.3% 优秀
+ u! v3 J& h6 Z& J' t8 Y H6 L- g0.3—0.39 11 13 11% 良
$ q) V; ?- l$ O. k0.2—0.29 2 2 1.7% 合格
3 D" x" J0 o; H1 h# ?4 j0.2以下 4 5 4.2% 差
. Z6 C j8 k$ d6 n, q& X7 \- k8 i& o& G* z1 j
从表中可以看出,区分度良好以上约占94%,说明这份试卷从整体上看是一份优秀的试卷,比较符合中考的双重性质。但区分度在0.2以下的占了4.2%,甚至第37小题出现-0.11,这种情况较少见。
" I$ P% o' W) e* C$ ~: L8 o8 g3、突出语境,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6 S2 G, U' y1 C/ a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单选题上:今年的15个单选题有12个属于情景会话。但它既不是单纯地考对话,也不是单纯地考知识点,而是将知识点巧妙地糅合在情景会话中,通过情景设置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的知识点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如26小题考查不定代词的用法,29题考查动词短语的用法,33题将形容词比较级巧妙地隐含在对话中。这种考查避免了纯知识性的死记硬背,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e* t4 w' v. }' H" ]) ~8 I
4、突出语篇,注重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p) }. c* g, s5 N" k
今年中考设置了五篇阅读理解,共840多个单词。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包括租房细则,清华大学学生帮助乞丐,世乒赛,生活中的压力,大陆和台湾的关系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全面考查学生对信息获取的能力,对事件的推测、判断、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以及从整体上领悟文章大意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考查。: _. V! K+ [+ P. \% W% U
三、答题情况及问题分析
4 `1 p0 q) m& i' H1 z T1 U4 p(一)抽样考生成绩统计:见表C 、 D 、 E(见附表)4 l/ k8 T, |7 x; G2 l, u
* s0 O: `; n: [9 w6 @) q
表C: 抽样试卷成绩基本情况表$ m7 ]. K- L3 p8 p/ C
. s" L" f9 T" S. m
抽样人数 总分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全距 及格率 达优率 标准差& N0 Z5 n; [2 l0 m a* d8 y: W
; q! m/ B8 [% {$ l) ^1 |* f, c
100/ S( h0 `7 y6 V! w; {
( G, I$ i1 h' d. l6539
+ y& t0 t2 r/ S65.39 , u+ ~6 q0 J; I4 ?- I$ l3 s2 |
114
& v/ t- \7 Y- e, K20
F% y1 ] L& O( w! d94 & y8 g$ v1 b& @* i; f1 Z8 [
49% # c; u% F2 W0 r/ t; k8 j) o1 z5 O
16%
/ Y+ j& K4 t4 s4 c5 |! X28.25
]2 R) y- c$ y1 l! s' B. r6 k# \/ _" r5 P2 ]# }" J$ @4 Q/ [
$ Y. N) W' M+ Y
表D: 抽样试卷分数段分布情况表
+ u% p- m1 C4 S. F, ] M) ?7 I4 X* y
分/ h0 L. |5 C& z4 K2 ?
数+ Q9 A! p4 i" x* d$ D* A5 E
段
' F, Y" M/ I& C2 F# j101-120
. g$ e8 @- } D1 p( n6 o91-100
0 N. K2 Z/ N7 u: j( d% j5 Q$ E81-90 5 ~3 N- J4 C9 o8 f# [6 n# |. d
71-80 1 p8 U4 H4 w5 H
61-70
% u% [2 n1 x$ o$ P7 ]+ v51-60
4 N9 C \: i b41-50
& K2 X% k( I- L' u, G* t3 A31-40 9 u' p7 Y- F0 f. F% j9 N8 j
21-30
7 g! x$ K) }& K0 ^# v9 b5 M11-20
. A! r! [: ]4 }7 x0-10
" A& X0 { ?$ r2 [% J" M" p* m人' I5 ^4 }2 Z, d3 ?) ?# B$ h3 N& R
数 10 10 13 19 8 3 11 14 11 1 0
' K* L4 r! [, H5 A* n+ A0 `; K人数比例 10% 10% 13% 19% 8% 3% 11% 16% 11% 1% 0" u3 h8 Z# c" D7 X
, A, x( Z, k2 }2 Y
从以上表格分析看,今年我县英语平均分和2005年相比基本持平,说明我县英语教学呈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抽样考生中,达优率是16%,及格率却只有47%,这说明能力强的学生得到了高分,基础差的学生得分低。这足以说明我们学生英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这是今后教学中应密切关注的问题。- P4 {" ]$ k9 v3 V$ ]) Y' ` e ^% ~9 f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 y; ]4 i$ \" S% {) S0 K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0 J2 R3 v! `; f+ M
试题中的大部分主要还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但考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如书面表达从抽样试卷看,平均得分8.82,还不到及格分9分,从书面表达题目内容来看:有关运动的话题是比较热门的,对于运动会,绝大多数学生并不陌生。相比与2002年、2003年以及2004年的书面表达题来说,题目更趋简单,但从抽样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考生不能正确地运用时态和语态,单词拼写的错误随处可见。有少数考生竟写出诸如We is going to have a sports meeting .Our school will be held a sports meeting.之类的句子。再比如补全对话,平均得分才3.6,第78小题的答案很简单,但是抽样的100人中只有14人答对。这足以说明我们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是很不扎实的。
- }! `+ q7 B* C5 l: Q2 C2、学生对篇章的理解能力较差。& q% I+ o) B' W1 @* P! {+ P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上,阅读理解题的68小题失分最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本篇文章理解不够。大多数考生对于出现的生词如neglected和 previous不能很好地利用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去进行推测,从而影响文章的理解。完形填空的第43、45、46、51、55小题失分较多,但我们不难看出:只要考生对本篇文章理解进去了,基本抓住了文章主旨后,是可以找到正确答案的。因此,可以说明我们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能力都比较弱。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
/ V# I" L: l; r四、教学建议
* I$ P# r* g* h1、夯实英语基础,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M' ]0 _ E3 P5 g8 `. U
中考英语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型。这几项只要有一项不行,都学不好英语。但教学词汇、语法时,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适当的语境中教学词句,效果更佳。另外,教词汇时,特别要注意词形变换、同音词、多义词、兼类词、同义词、反义词、词组的固定搭配等;教语法时,要注意系统性,对比性,要善于归纳总结,便于学生记忆。比如试题中的第29题,学生得分不高,主要是学生put down、 put away、 put up 以及put on 的意思混在一起。这可能也是老师平时上课没有有意识地强调的结果。注重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 n. x; _3 A* t. v* H n- N2、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 Z$ p* D/ \ C 中考英语试题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在卷中分值最大,是中考的重头戏。因此,平时上阅读课时,应注意不要把阅读课上成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课,而要教会学生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查找具体细节,深层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并有意识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新课标要求达到三年大于或等于15万字),题材、体裁要多样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n; e# k" s- G$ M- G. H3、转变复习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5 _& V: X2 [# O; A
复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复习的效率,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在复习阶段可采用英语中高考复习法,通过四个阶段层层推进,使学生在课堂上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只有学会如何复习,才能走向成功。8 d* d' M- k5 }0 b P+ h7 V0 q
4、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鼓励学生用好互联网。. t' Q y0 l! D+ Z5 |5 A. @; ^
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光靠书本和自己是完全不行的,跟平时教师的上课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今后上课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并且语速要快,可以重复,但不能慢。再者,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好互联网,让学生从网上吸取各种英语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适应中考,才能适应时代。5 }: ^! X3 F4 O- l
& H3 G% c, n2 g% w' k3 k& E' x! d
" T/ z5 _( s8 z' d* E, K9 \& S+ D
6 J; p" ^! `0 [+ m; m6 b
$ d% l4 V7 Q7 K' @
( C- G8 g& l9 t2 J' `, x1 T7 m( h
7 L: @6 A6 Q1 b# [3 d4 d H 2006年7月/ j; F/ f! J& {2 C/ n
) V$ P/ U1 @$ J9 y: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