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1-8-10 13:04:51

电子书包已然十年

教育旬刊记者 刘颖  今年4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将在中小学大力普及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是一款致力于提高中国教育信息化、提高家庭和学校配合效率的产品,主要针对中小学教育。除了传统家校通包含的家校沟通功能外,还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功能,如数字化教育资源、学生成长史等。
  “校校通”工程的终端产品
  早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提出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使全体教师能普遍接受旨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继续教育。
  而电子书包是教育信息网络化的重要终端产品,也是我国实行“校校通”工程的必备工具之一。利用电子书包,可建成基于因特网技术的全国学校教育网,在这种“校园网群”上以“各校网站”、“名校课堂”等形式实现学校间、地区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
  在教育部发布通知不久,2001年10月,北京伯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绿色电子书包”就已通过教育部电教办专家认证,并于当年12月投放市场,售价2650元一台。这款“绿色电子书包”内存3000多万字,囊括了小学至初中的全部教科书内容。当时有媒体评论说,“不用多久,小学生就可以卸下沉甸甸的书包,背着仅重800克的电子书包上学了。”
  据了解,目前国内电子书包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比较传统的用“猫”连线上网的电子书包,主要在北京地区推广。这一类电子书包重800多克,外形就像个放大了的商务通。几乎具有笔记本电脑的全部功能,有液晶显示屏、芯片、操作系统,可以存储大量文件、课本内容。
  另一类是比较先进的无线上网的电子书包,主要在上海地区推广。这类电子书包实际上是一个笔记本电脑,利用蓝牙技术将课本内容等教学信息搬到网上,因使用无线上网技术,随时打开电子书包,都可以直接登陆因特网查阅、下载资料、收发邮件。
  有专业人士认为,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电子书包,价位过高是一个最大的壁垒。据悉,这两类电子书包的成本近2000元,其中以芯片成本最高,达800元,整机的市场售价都在3000元左右。
  还有一类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中心与香港文传公司合作研发的电子书包。这类电子书包最大的优势是价格低廉,售价将低于800元,与前两种电子书包相比,同样具有阅读和上网等功能。
  从2001年至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电子书包的市场生存能力又如何呢?国内电子书包生产厂商之一的汉王解释道,现在的电子书包采用的PC芯片向低功耗、低成本发展,因此产品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国内3G网络建设速度快,“无线校园”、“无线城市”也在建设当中,另外,城市中小学校基本能每个教室都介入校园网,并且具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电子书包的实际使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看来,厂商对电子书包的市场前景持较乐观的态度。
  推广电子书包还面临一些难题
  今年6月,上海市教委宣布将在5年内在全国率先推广电子书包,消息一传出,即引发舆论的相当关注。作为“校校通”工程的必备终端设备,电子书包不仅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符合国家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但就目前的情况看,电子书包的推广还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是电子书包内容的可靠性。目前,为了更加便携,电子书包屏幕尺寸较小,很难实现双页显示,理科的一些题目,包括制图、表格和大量论证,需要来回翻页,在这些方面,电子书包在功能上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其次是电子屏幕对孩子视力、健康的影响。众所周知,任何电子产品,看久了都会对视力有一定影响。
  第三,少年儿童自制力相对较差,使用电子书包后,实时在线,如何监控孩子的网络行为,成为老师和家长们最为头疼的问题。电子书包如何在这方面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将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近十年来,各界对电子书包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
  有赞同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电子书包和把书装在电脑里等同起来。电子书包不仅能减轻学生肩膀上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学习工具,电子书包能把学生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更有教育界人士认为,电子书包取代目前沉甸甸的大摞书本,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也有相当一部分一线教师对电子书包持质疑态度,认为使用电子书包容易形成定向化、模式化教学,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有人认为,电子书包使用起来并不是完全方便的,学生回家后无法完成背书或者进行作业查阅等。另外,万一遇上故障或者停电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随时可遇的现实问题。
  也有观点认为,无论电子书包的利弊如何,作为“校校通”工程的终端产品,在推广的过程中仍需在技术上作进一步的测试、评定和改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子书包已然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