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发表于 2011-3-14 18:34:51

家长学生必知心理健康常识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二、不同年级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小学低年级、中高年级,初中年级和高中年级等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
    小学低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
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
    ——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力,改
善学习方法;
    ——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耐受挫折的能力。
    高中年级主要包括:
    ——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自我成长的“格式塔疗法”
   适合于自我成长,自我修习的“格式塔疗法”,基本原理如下:
    1、“生活在现在”。不要为明天担心,也不要总是为昨天而后悔,把你的精神力量集中在今天。过好了今天,你就过好了一生。
    2、“生活在这里”。对于远处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自己更痛苦。记住,你生活在此处此地。力所不能及的事不去考虑。
   
3、“停止猜测,面向现实”。举个例子,走在大街上,遇到某个熟识的人,你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人家看都没看你一眼,你会怎么想?感觉不被尊重吗?如果遇到的是领导,你可能会认为领导傲慢,如果是朋友,你可能会认为朋友对你有意见,也可能你根本没有料到,他当时可能心事重重,情绪不好,没有留意你向他打招呼罢了。要知道,很多不快乐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4、“暂停思考,多去感受”。现代社会节奏变化大,要求人们多去思考,而少去感受。脑子里整天琢磨“我该怎样做好工作?”“我该怎样考出好成绩?”“我该怎样和别人搞好人际关系”…,注意力都集中在解决问题上了,反而容易忽视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美好就在身边,但你可能忘记了感觉的味道。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不要只记得逻辑思维而忘记使用你的直觉思维,它很宝贵。相信你不愿变成一台只有逻辑没有情感的机器吧?!
   
5、“接受不愉快的情绪情感”。情绪是事物能否满足需求时的态度体验,心理需求满足与否,可以通过情绪分析出来。对于心理需要,我们还是接纳和尊重为好,但有很多需要是一时满足不了的。正确的态度是: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情绪;要有接受愉快情绪、也要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6、“不要先下主观判断,先要说说自己的观点”。人们往往倾向于迅速下结论,尤其在主观认为“别人错了,我对了”的时候,这是大脑“思维程序化”的后果。“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是非,先说出你的看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减少与他人不必要的磨擦和矛盾冲突,而你自己也可以少收获些无谓的烦恼和苦闷。
   
7、“不要盲目地崇拜偶象和权威”。崇拜偶象和权威在青少年阶段可能会有一定的“模仿一认同”作用,给自己划一个“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幻想图,给自己一点方向感,但反面作用是会让你忽略了“我是谁?”你用在自省上的时间减少了,不了解自己的严重后果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慢慢变得明显。所以,我们不要盲目地附和他人,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丧失自主行动的能力。
   
8、“我就是我,不要说‘假如我是谁…”’。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是你,别人是别人,不要认为假如你是他就一定能做得比他好,你能把握的,只有自己。怨天尤人不如付诸行动,做好我想做、也能做到的事情更快乐些。
   
9、“自己做选择,自己承担负责”。人们往往容易给自己找几个借口逃避责任和良心的谴责。比如,考试成绩不好,会把失败原因归罪为学习环境不好,家长不理解配合,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工作不好,会推说领导没水平,待遇太差没动力等。有时可能真有那么些客观存在,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自己是活的呀!主要责任一定要自己负,不然总也“长不大”。
四、家长培养孩子自主的方法
    学者冉乃彦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实践归纳出三句话。
    孩子问你,你先问他”——让孩子自己去找答案。
   
孩子能做的,成人就不做”——有个小学一年级孩子提出要自己洗碗,可是她够不着水龙头。这个孩子的妈妈就给她找个小板凳,让她站在上面洗。这样的家长就有强烈的培养意识。
    孩子进一步,成人就退一步”——比如一个初一的女孩学会了做早点,妈妈就把做早点的任务全部交给了女儿。这些家长并不是要孩子学技术,而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还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比如:
    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素质会得到发展,变得自信、自强,有主见,有创造性。
五、摆脱依赖自我管理的9条定律
    中小学生想要独立,不妨试着这样做一做:
   
l.不必把自己所有的感觉和疑惑都告诉别人,请别人来判断。因为你是个独立的人,你觉得应该加件衣服了,那拿出来穿上好了。你觉得同桌举止有点反常,那就继续观察好了。如果你觉得这些都必须告诉爸爸妈妈,由他们来作出结论,表明你还没有摆脱依赖。
   
2.向你曾经依赖的人说明你希望独立自主的意愿。因为这些被你依赖的人也许根本不清楚你的这种意愿。你可以制定你自己的《独立宣言>,宣告你渴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独立行事:“我,宣言人,为建立更为完美的人际关系,兹庄严宣布……”
   
3.提出“有效生活j分钟”的目标,确定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同支配你的人打交道。当你不愿违心行事时,不妨回答说“不,我不想这么做,我想……”然后看看对方的反应如何。
   
4.记住,你的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常常会不赞同你的行为,但这丝毫不影响你的价值。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你总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彻底把你吸收进大人的生活国内。你如果有思想准备,便不会因此而忧虑不安或不知所措。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努力摆脱在情感上束缚你的那些依赖枷锁。
   
5.承认自己有保持秘密的愿望,不必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和经历都告诉别人。你是独特而与众不同的,应该有自己的秘密。如果事事都要告诉别人,那你便没有选择可言,当然也就成不了独立的人。
   
6.只要条件允许,应争取一块完全供自己使用的空间。例如,你完全应该单独住一个房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布置一个自己满意的“小窝”。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而这些,完全不用担心别人说三道四。
    7.利用寒暑假,独自一人或邀上几个好友去短途旅行或走访亲戚。这样,旅行归来时,你会更加喜欢你的伙伴,同时也会珍视自己独立行事的权利。
   
8.独立地为学校或班级做几件公益事,如重新粉刷墙壁,出一期黑板报,组织一次联欢活动或一个兴趣小组等等。你在这类活动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并会在这类活动中感受生活的无穷乐趣。
真正生活的实质在于独立。如果你非常害怕冲破依赖关系,那就问问你依赖的那些人,也许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正是敢于独立思考、独立行事的人。你要是独立了,别人就会尊重你,特别是那些拼命要保护、支配你的人会更钦佩你。
六、摆脱嫉妒的8项法则
1、-----降低对自己的预期,正确对待失败,提高心理承受力。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自得其所,自得其乐。增强修养,发展宽容之心。
2、-----尽量不去与别人比,多与自己的过去比。明白每个人都有天赋,而且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
3、-----多与人合作,理解和尊重他人,聆听他人的忠告和规劝,争做受欢迎的人。坦诚相对,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4、-----把别人的成就看做是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对自己的剥夺或威胁,将别人的成功当做一道风景线来欣赏。
5、-----把别人放在眼里。主动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赞赏别人,以呈现自己博大宽容的
胸襟。
6、-----向对方公开展示自己的抱负,提高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给自己增添应有的压
利用竞争促使自己上进。
7、-----正确评价自我,明确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充实自己的生活,扬长避短,寻找新的自我价值,发挥自身应有的潜能,开拓新领域。
8、------认识嫉妒的危害,时常警示自己,化嫉妒为动力。真正的强者需要埋头苦干。培根曾“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工夫去嫉妒别人的。”
七、如何提高自己的力量?
    有6条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1.在心灵深处,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要形成一个稳定、恒久的远景目标和规划。牢牢地把握这一目标,切不可让它消失。你要在精神中寻求,使这一目标更加明晰。决不要把自己想象为一个失败者,决不要怀疑你的目标的实现。那是最危险的思想。因为你的精神一直在为你的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所以,不管当下的情况是如何的糟糕,你都只能设想“成功”。
    2.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影响你的消极思想一产生,理性的声音、积极的思想就应立即把它驱逐出去。
   
3.在想象中,不要设置任何障碍物。要藐视任何一个所谓的障碍,把它们减少到最低限度。对困难一定要经过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把它们消灭,但是,只有当困难确实存在的时候才能考虑对策。千万不要因为畏难心理过高地估计它们。
   
4.不要因为敬畏别人而模仿别人。伟人们伟大那是因为你自己跪着。没有谁会比你更有效率。记住:大多数的人虽然表现出自信,但他们也经常像你一样感到恐惧,对自己表示怀疑。
    5.找最了解你的朋友或一个合适的咨询师,让他帮助你找出你做错事的原因。了解你自卑和信心不足的根源,它们往往是从孩童时代开始的。
6.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力量,然后,把它提高IO%。不要变成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但是要保持应有的自尊。
八、考试焦虑的特征
考试焦虑的表现
行为 特征
惊恐型: 恐慌,不由自主地手足冒汗、心跳加速,脸色苍白,严重的还会昏迷 。
烦躁型:烦恼、焦躁、心神不定、手足无措、脾气粗暴、好动、坐不住。
冷漠型:漠然、发呆、发愣、思维凝滞。
焦虑程度
轻度:心里不踏实,但随着复习的进展,这种不踏实的心理会消失,而随着考试日期的来临,又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害怕自己复习不全面,害怕遇到偏题、怪题、难题,害怕试发挥不出水平等,但这种紧张和害怕并不影响考生的睡眠、饮食和身体健康。考试结束,这种紧张也就结束。
中度:在考试的一段时间里,较多想到考试的情景,经常地、隐隐约约地感到害怕
和不安,对众多复习材料感到发愁和忧虑,缺乏自信心,老是感到把握不大,心里没底,有的会发生失眠、做恶梦,影响正常复习的进行。容易出现在那些平时成绩一般,复习和准备不够充分,或虽然平时学习成绩较好但胆小的学生身上。女生多于男生。
重度
: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就产生对考试的恐惧感和焦虑情绪,对复习有严重的畏难情绪,自信心差,出现头痛、失眠、多梦易醒、食欲不振,心悸盗汗、脾气不好等症状,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成绩。常出现在平时成绩一般或较差,心理不够健康、经受过心理挫折和打击的学生身上。女生多于男生。
九、认识你自己的20个问法
这是帮助你认识自己的一种方法。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
    1.问你自己10次或20次:你是谁?请你把头脑里浮现出来的答案一一写出来。例如:我是××(姓名),我是××学校的学生,等等。
    2.由于这是自我分析材料,可以不给别人看,所以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要有什么顾虑。
    3.回答每次提问的时间为20秒,如果写不出来,可以略去,继续往下写。
    第二步:
    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答案的数量和质量。即一共写出几个答案,看答案中哪些方面的内容为多。如果能写出9~10个答案,则大体上可以认为没有特别的障碍。如果只能写出7个或更少的答案,则可以认为是过分压抑自己。回答时,会以感到无聊、感到害羞、时间不够等为借口,不能回答更多的问题。
    2.回答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三种情况:
    ——符合客观情况的,如“我是大女儿”“我是小学生”等。
    ——主观解释的情况,如“我是老实人”“我胆小”等。
    ——中性的情况,即谁都不能作出判断的情况。
   
如果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都有,可以认为取得平衡;如果倾向于主观或客观,则不能取得平衡。在主观评价中,最好是既说到自己好的方面(令人满意的特征),也说到自己不足之处(不令人满意的特征)。如果只说到好的,会使人觉得是自满;只作不好的评价,又令人感到没有信心。
3.回答的内容是否涉及自己的未来。哪怕只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如“我是未来社会的人才”),也说明自己有理想和抱负,在现实生活中充满生机。如果没有一个答案涉及未来,则可能说明自己对未来考虑不多。
十、默想色彩法和默想音乐法
    色彩和音乐对人的情绪是有影响的。可利用默想色彩法和默想音乐法降低和消除抑郁。
    一一采用默想色彩法减轻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具体做法是:
   
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双眼,想象自己的身体受到光线照耀,以红色光线代表紧张与疼痛,以蓝色的柔和光线代表松弛、安宁的体验;再想象红光与蓝光在自己身上的不同部位交替更迭。随着想象的进行,集中注意自身的感受。达到这个意境后,就把想象中的光线全部转为蓝色,即可体验到全身的松弛。
    ——默想音乐法的具体做法:
选择一段柔和、宁静的音乐、至少要半小时。在一个舒适、宁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来聆听这段音乐。此间要排除一切杂念,全身放松,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想象着音乐所展现的优美、柔和、宁静的意境。待音乐终止后,自我对比聆听前后的心身状态。如此反复进行,可以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
十一、给异性同学良好印象的8条方法
   要给异性同学以良好的印象,要注意以下八条:
    1.衣着要整洁大方,同自己的身份相符,不能过分修饰,因为油头粉面往往会给人以
浮躁轻薄的印象。
    2.言行举止要讲文明礼貌,不要以为是“小节”而不在乎。听别人讲话,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是不尊重人的表现,至于说话带脏字那就更不好了。
    3.态度要真诚。实事求是,讲心里话,不要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4.待人要不卑不亢。不卑,就是不卑躬屈膝,做出一副讨好巴结的样子,这是有损人
格的。不亢,就是不傲慢自居,似乎自己比别人高一等,这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5.不要不懂装懂。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把不知以为知。
    6.讲信用,守时间,说能办到的事一定要办到,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即使碍于面子
不宜当面拒绝,话里也要留有余地。
    7。不要问自己不需要知道的事情。多嘴多舌,常会引起别人反感。
    8.为人不要过分敏感。有些话,对方出于无心,你过分敏感了,就显得出性格的多疑
与偏狭。有些事不必太认真,“糊涂”有时反比不糊涂好。
    上述八条,其实不单纯是会做的问题,更主要是为什么这样做,学会与异性交往相处,
还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只有虚心和有心的人,才会不断地取得生活的知识,
才会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十二、父母类型的划分
1.权威型的父母
    他们对孩子实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和要求,对孩子的需要很敏感,接纳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常常引导他们以理智的态度做事,鼓励亲子间的交流和讨论,对有原则的服从和自信通常给以高度的赞扬。
2.宽容型的父母
   
他们不会更多地使用父母权利,而是更多地与孩子交流。宽容型父母会说:“我让孩子有更多的管理自己的能力,不鼓励他们遵守一些确定的标准。”他们对孩子既无控制又无要求,很少动用权威和惩罚使孩子服从。他们在与孩子的交往中常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在作家庭决策时也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的需求很敏感,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
3.专制型的父母
    较严格地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试图使孩子的行为和态度符合某一绝对的标准。他们
较少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个人意志,很少与孩子交谈,对孩子的需要不敏感,为孩子提供的温暖情感不充足,与孩子的感情较疏远。
4.放任型的父母
这类父母对孩子缺乏责任感,他们通常被生活中的事务所困扰,似乎根本没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因此,他们常常把孩子置于一定的距离外,避免孩子带来的“不便”。他们可能会对孩子在食物等方面的即时性请求有所反应,但对于孩子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社会规则及道德规范培养上,却缺乏努力和作为。
十三、美国心理卫生协会11条心理平衡要诀
    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11条心理平衡要诀,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环境与
生活:
    1.对自己不过分苛求。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但有些人的抱负不切实际,根本非能力所
及、欲求不得,便会认为自己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把抱负和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学会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果。
   
2.不要强求别人。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尤其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期望,假如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感失望,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优点与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当我们勃然大怒时,很多错事或失态的事,都会做出来的,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采取合理的分散转移,把愤怒发泄于另一方面,如打球、唱歌等等,必要时不妨来点阿Q精神,抱着笑骂由人的态度,愤怒情绪自可抛诸九霄云外。
    4.偶然也可屈服。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要从大处看;只有一些无见识的人才会向小处
钻。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有时也不必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暂时逃避。在生活受到挫折或打击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旅游或看电视等,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6。找人倾诉烦恼。把所有的不快埋藏在心里只会让自己郁郁寡欢,如把内心的烦恼告诉你的知己或好友,会顿感心情舒畅。
    7.为别人做些事。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重新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并获得珍贵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8.在一个时间内只做一件事。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应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交瘁。当你面临难题时,先解决一个,而且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下手。有了成功就会有信心,成功越多、越大,信心就会更足、更强。
    9.不要处处与人竞争。人之相处应以和为贵,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只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对手,人家也不会与你为敌。
    10.对人表示善意。我们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
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11.娱乐。适当的娱乐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改善情绪,调节身心,增加生活乐趣。娱乐的方式并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要令人J心情舒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学生必知心理健康常识